第四百零二章 赵牧:一个字.....稳 (第2/3页)
孙无忌一句,接着便深入分析道,“殿下,若这棉花能成功推广开来,其利远超想象。”
“一可使天下贫寒百姓冬日无寒冻之苦,此乃莫大的仁政,能收拢万千民心。”
“二可织布出售,利润丰厚,能极大充实国库和内帑,让朝廷做事更有底气。”
“这第三嘛....也是最关键的,它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完全不依赖于世家传统丝绸麻布产业的财富来源和产业链,从种植,纺织到销售,都能绕过世家豪族的掌控,逐渐瓦解他们的经济根基。”
“这才是真正釜底抽薪,润物无声的长远之策。”
“比在朝堂上吵吵嚷嚷,剑拔弩张,高明得多,也有效得多。”
李承乾眼睛越来越亮,他瞬间明白了棉花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战略意义。
这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的问题,更是一场关乎国本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他激动地一拍大腿:“孤明白了!”
“多谢赵兄指点!”
“是孤先前目光短浅,只盯着朝堂这一亩三分地了!”
“所以,不必过于纠结朝堂上一时一地的得失。”
“眼光放长远些,格局打开些。”
“你是储君,将来要掌控的是整个天下亿兆黎民的福祉,而不是整日与几个世家怄气斗狠。”
“只要大势在你,国力日强百姓归心,那些世家,失去了特权和经济基础,早晚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慢慢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
赵牧的语气依旧平淡慵懒,却仿佛蕴含着洞悉世事的无穷智慧。
李承乾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郑重地对赵牧行了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孤今日受益匪浅,知道后续该如何做了。”
离开山庄时,李承乾的脚步更加沉稳,目光更加深邃而坚定。
他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规划。
朝政上,以稳为主,巩固权力,循序渐进地推进科举。
另一方面,则要全力支持赵兄的棉花大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