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小丫头们和阿依娜的变化 (第1/3页)
"盐铁…"李承乾嘴角一抿,却是低声吐出两个字,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案几上划过,幽幽自语道,"崔敦礼这只老狐狸,果然坐不住了,竟连这块心头肉都舍得拿出来当筹码…看来是真急了。"
"还有...."王德压低声音。
"荥阳郑氏那边,郑元璹的门生故旧,这几日在各处诗会,文社异常活跃,散播了不少…诋毁科举丛书,质疑殿下用心的言论。"
"士子中,尤其是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子弟和部分清流,颇有响应者。"
"清流?士林风骨?"
李承乾嗤笑一声,眼中带着嘲讽。
"不过是挡了他们的路,砸了他们自诩高人一等的饭碗罢了。"
"由得他们去骂!"
"骂得越凶越好!"
"正好让天下人看清,是谁在维护既得利益,是谁在阻挠寒门出头!"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龙首原方向沉沉的夜色。
"赵兄说得对,种子撒下去,总要经历风雨才能扎根。"
李承乾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磨砺后的坚韧,喃喃自语道:"既然赵兄都这么说了。”
“世家门阀…你们就好好做这磨刀石吧!"
"看看是你们的千年根基够硬!”
“还是这煌煌大势,民心所向的刀锋更利!"
"三个月…孤且等着看!"
他的眼神锐利如出鞘的宝剑,映照着案头那套朴实无华却搅动天下的《三年科举两年模拟》,仿佛已经看到了童生试放榜那日,寒门士子欢呼雀跃,世家门阀面如死灰的景象。
新旧力量的碰撞,在无声的暗流与喧嚣的舆论中,正走向那决定性的考场。
龙首原的清晨,总是裹着一层薄纱般的雾气。
庄园深处,那临水的轩榭却早已被莺声燕语和隐隐的丝竹声填满。
赵牧没像往常一样赖在温泉里,而是穿着一身宽松的靛青色细麻袍子,赤着脚,懒洋洋地斜倚在轩榭临水的栏杆上。
他手里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