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章 朝堂争论,分化已成! (第2/3页)
“请陛下,太子殿下三思!”
“郑御史此言差矣!”吏部一位侍郎随即跟上,他语速很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旧制举荐,察举者与被察举者,往往乡党故旧,盘根错节!所举非贤,乃私也!科举以文取士,白纸黑字,众目睽睽,最是公平!纵然所取或有书痴,然十中得一真才,亦是朝廷之幸!总好过被某些…”他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几个面色不太好看的世家背景官员,“…门户私计,堵塞贤路!”
这吏部,如今可是长孙无忌的地盘了。
那就说也是东宫太子的势力范围之内。
况且科举取士,得利最大的部门,也是吏部......
毕竟以往的官员,大多都是举荐入朝,跟吏部没多大关系。
可一旦科举,那可就不同了!
手握国朝抡才大典,选官之权!
那吏部权势,将是六部第一啊!
种种原因相加之下,这吏部自然第一个跳出来支持!
可是吏部的郎官这边刚说罢,却又有一人跳了出来!
“公平?哼!”一个穿着深绯官袍身形微胖的官员冷哼一声,此人乃是太常寺少卿,出身太原王氏旁支,与王珪一样,虽出身太原王氏,却又不在五服之内,因此之前太原王氏被打压,才会与王珪一样未被牵连。
这小子倒也是个人才,之间他不疾不徐走到殿中,拱手一拜便开口道:“陛下,殿下,所谓的科举取士,在考场之内,文章锦绣者,未必有牧民之才,而不通科举入朝为官者,也未必不能造福一方!”
“况且仅凭几篇死文章,就定人前程,选官治民?”
“何其荒谬!”
“常言道治国如烹小鲜,讲究的是火候分寸,人情练达!”
“又岂是纸上谈兵的书生所能胜任?”
“依我看,此举非但不能得贤才,反会引来无数投机钻营只会做表面文章的浮华之徒!”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陛下!”他声音激昂,仿佛已看到王朝因科举而崩塌的景象,“臣恳请陛下驳回太子殿下奏请!”
“也请太子殿下为了国朝安稳,收回此祸国殃民之言......”
“王少卿莫非是说,如今地方上那些靠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