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效运转的大唐战争 (第2/3页)
旧由北征大总管英国公李勣节度。”
“大军按既定方略,进击薛延陀!”
“此战,务求全功!朕在长安,静待捷报!”
“凡有功将士,朕不吝封侯之赏!”
“陛下圣明!”
“天佑大唐!”
“北征必胜!”山呼海啸般的颂唱响彻大殿!
这一次,声音里少了些敷衍,多了几分被铁血整合后的同仇敌忾和一丝真实的振奋。
下朝时,不少官员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看着太子李承乾在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下,沉稳地走出太极殿。
阳光落在他年轻的肩头,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
“长孙司空。”一位与长孙无忌相熟的中书省官员悄悄凑近,低声道,“太子殿下…...经此一事,这气象可是大不同了啊!”
长孙无忌步履平稳,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深远地望着前方那个挺拔的背影,心中复杂难言。
有对侯君集覆灭的唏嘘,有对太子手段的震撼,更有一种清晰的认知。
那个需要他扶持、甚至有时需要他暗中引导的储君,已经彻底蜕变了。
这蜕变,带着血与火的残酷,却也展露出真正驾驭帝国的潜质。
未来的朝堂格局…...
饶是他长孙无忌,也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了!
回到东宫。
承恩殿内的文书如山的景象依旧,但氛围已截然不同。
效率被提升到了极致。
所有属官、吏员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器械,处理公务的速度快得惊人。
李承乾埋首批阅着最后一批关于北征后勤保障的确认文书,每一份都关乎前线数万将士的性命和这场国运之战的成败。
他落笔沉稳,目光锐利。
“殿下....”詹师傅主簿李安其轻步走入,呈上一份密报。
“百骑司最新线报。”
“关于…...侯逆案中,一些可能存在的…...余波。”
这家伙不像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