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152章 丁伟的好日子

第152章 丁伟的好日子

    第152章 丁伟的好日子 (第3/3页)

以为他丁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呢。

    虽说丁伟的资历和能力足够,但战绩也非常重要。

    你没有打出过漂亮的战绩,就别想让别人服你。

    陈铭为什么能得到独立支队全体战士的拥戴,不就是当初从区小队开始,一场胜仗一场胜仗打出来的嘛。

    从一支十几人的区小队,发展到如今鬼子的心头大患,任谁听了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句英雄,名将?

    丁伟得到命令后,当即命令部队,向浑源县运动,进攻浑源县。

    浑源县地形特殊,虽然位置是平原,但却三面环山,只有西南面是大片的平原。

    整个浑源县就是大同盆地南面深入山区的突出部。

    打浑源,鬼子可以利用平原地区的地形,将机械化部队支援到位,想要利用地形打阻击的难度不小。

    可陈铭依旧选择了要打浑源。

    现在鬼子抽调了精锐赶赴太平洋战场,加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失利,鬼子正是虚弱的时候。

    独立支队这么长时间在鬼子几座县城之间活动,换以前鬼子早就调集重兵围剿这些部队了。

    可现在,鬼子非但没有调兵围剿,反而把兵力收缩进城市,这就是鬼子防务空虚,虚弱的证明。

    打平原城市浑源,可以让鬼子认为,八路一改以往依托山区游击的作风,在平原地区和他们作战。

    在山区不好对付八路,来到了平原地区还会怕八路吗?

    陈铭要给鬼子胆子,吸引鬼子出兵,围点打援,消灭驻蒙军的有生力量,为晋北,绥远,蒙古甚至是兴安岭的战略布局扫清障碍。

    两天后,独立第一大队运动到了浑源县附近。

    浑源县的防御对比其他鬼子的平原城市,防务较为薄弱。

    这个薄弱也只是对于独立支队的加强大队而言,对于其他的大队,打县城还是奢望。

    就说让李云龙来,现在李云龙的独立团有四千多号人了,只比独立第一大队少一千人。

    让李云龙来打浑源的话,独立团牙磕碎了都打不下浑源。

    但对于独立支队的三个主力大队,任意一个都有打不足千名鬼子防守的县城,确实不算什么。

    火力配置和兵员素质摆在那里,除了没有重炮,对比鬼子的联队都差不到哪里去。

    独立第一大队运动到浑源县后,只经历了短暂的修整,就开始朝着浑源县发起了进攻。

    火炮压进,步兵前推拿下县城前沿阵地,等进入飞雷炮射程后,直接把炸药包发射到鬼子的头上。

    虽然射程比不上依靠蹚压发射炮弹的普通火炮,但射程不够,威力来凑。

    一个十几公斤重的炸药包,那就是战场上的大杀器,一炸一大片。

    如此巨大的威力,对日伪军的心里威慑非常大。

    想象一下,防守的时候好好的,战友还在身旁射击,突然一坨引线燃烧着的炸药包落在了身旁。

    你反应快一溜烟窜了出去,躲到了厚实掩体后面,等炸药包爆炸后再出来。

    战友不见了,只有一处被炸塌的城墙,还有脚下分不清是人体哪个地方的碎肉。

    这种情况,对于士兵的心理创伤是巨大的。

    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的日伪军,腿直接吓软走不动道了。

    大批伪军被吓得不敢登上城墙,哪怕是鬼子拿机枪逼着他们上去,甚至还当场扫死了不少伪军后,这些伪军都不敢上去。

    他们宁愿被枪毙,也不想被八路的炸药包炸得死无全尸,拼接尸体的时候还得拿罐子装。

    浑源县在被独立第一大队进攻的时候,大同的鬼子就收到了消息,不过鬼子没有派兵增援浑源县。

    独立支队之前的动作很大,鬼子知道在应县,浑源县,朔县附近有独立支队至少上万人的精锐在活动。

    但在独立第一大队打浑源时,只出现了独立第一大队五千多名战士,独立支队其他的部队离奇的消失了,不知所踪。

    没有找到这“凭空消失”的独立支队主力之前,大同,朔县的鬼子不会轻易出动。

    “让浑源守军继续坚守,支援很快就到。”

    鬼子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只给了浑源县守军这样一句命令。

    PS:答辩结束,论文的事彻底搞定,明天开始恢复更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