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伍万里震惊志司全明星首长!第五战役方案初定!(必看!) (第2/3页)
汗。
伍万里目光凛然,指挥棒毫不停留,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锐气,猛然东指!
伍万里棒尖稳稳钉在元通里更东面的峡谷与连绵雪岭的交汇处,继续说道:
“东部区域侧后,元通里至寒溪岭纵深地带是南朝鲜第三军团防御支撑轴心!
南朝鲜陆军第三师,布防于元通里至寒溪岭一线附近,其重兵主力集结于此段主公路沿线!
南朝鲜首都师,位于元通里东侧隘口及铁三角地带构筑梯次堡垒防线,该师防御纵深直抵东海岸高地!
敌军此两师部署,形成梯次纵深防御体系!
依托山形地险修筑反斜面永备火力点,意图将我东线可能的攻击矛头阻挡在此线之外,为西线美军反扑赢得时间!”
死寂!
死一般的沉寂如同九天寒冰倾泻而下,将这偌大的会议室瞬间冻结!
伍万里那清晰、准确、冷酷到令人战栗的推演还在空气中回荡。
每一个番号,每一个坐标地名,每一层部署逻辑都无懈可击!
然而,几秒之后,被这死寂冻结的空间被更猛烈的爆发骤然撕裂!
“不可能啊……
今天早上才收到模糊照片分析!
元通里侧后疑有敌人加固工事活动痕迹,连师级番号都还没确认!
更别提伍万里刚刚说的什么详细部署!”
傅首长心中猛的一震,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本来是要求伍万里通过过时几天的战报电报推测出最新的情况,甚至后面他只想着伍万里对个六七成就行。
可现在不仅最新情报的和伍万里推测对上了,连最新情报还没确定的伍万里都推演出来了!?
这是六七成吗?
这是超过十成了啊!
李云龙、孔捷等人也惊得霍然站起,连一贯沉着如山的陈首长都罕见地微微前倾了身体,眼神凝重到了极致。
老总更是目光闪过一丝震撼的看向伍万里,心中泛起些许涟漪。
这个推演细节,实在太神了!
就在这风暴眼的中心,伍万里面色如常,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早已被证实的定理。
参谋处主任几乎是手脚并用、跌跌撞撞地跑到傅首长身边,将一份刚刚译电、还带着油墨湿气的最高等级绝密电报啪地按在傅首长面前的桌子上。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剧烈颤抖,几乎破了音:“报告!报告!!我刚刚漏了个情报没说!
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前!
空军特别侦察大队强行突破敌防空圈观测到的情况来看!
南朝鲜第三师团主力和南朝鲜首都师残部确实在东部的元通里至寒溪岭一线发现大规模土木工事群,部分疑为坚固永备工事!
其防御核心部署要点及战略意图,与伍万里同志推演完全一致!
我刚刚和参谋部人员综合判定认为,伍万里同志对敌军首都师核心支撑点及防御体系特征的推断,甚至超越了这次极其宝贵的空中目视侦察!
也就是他不仅对了,而且比我们最尖端的情报和参谋部门看得更透、更细、更深!!”
此话一出,作战室里针落可闻。
满屋的高级指挥员目光全都死死钉在那个年轻的身影上。
方才的种种质疑、轻视甚至看热闹的心态,如同被烈火烧融的薄冰,瞬间蒸发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混杂着极度震惊和不敢置信的沉寂。
63军傅首长此刻表情格外复杂,惊愕之后浮起的是浓烈的讶异与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
“神了……真是神了……”
19兵团的杨首长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在这寂静的环境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旁边的另一位九兵团宋首长下意识地拍了一下大腿道:“老天爷!这情报差了三五天,地形变化敌人机动,他怎么能……怎么能推得全对?”
63军傅首长大步向前,走到伍万里面前,用力伸出手,重重拍在伍万里肩膀上,声音带着被震动的嘶哑道:
“好!伍万里!好小子!老傅我算是开眼了!
过时的废纸到你手里,愣是比顶尖侦察队拿命换的情报还准、还全!
凭这一手,担得起总部对你的倚重!我63军服气!
武器、物资优先补充给你们钢七总队,我老傅第一个举手!绝无二话!
你是年轻一代人里,挑大梁的尖子之一!”
“说的没错!
万里同志的推演能力,已经超乎想象,这是战略层面的真功夫!
他说的每一支部队,在最新的敌军动向简报上都能一一对上号,位置、规模、兵员构成,全对!了不起!
还有哪位同志对总部此前对钢七总队的资源倾斜,或是对让万里同志参与乃至部分主导苏械装备分配建议权,存有异议?”
老总趁热打铁的问道。
沉默。
没有任何人出声。
一道道目光汇聚在伍万里身上,早已不再是之前的审视或不服,而是灼热的欣赏,甚至隐含敬意。
陈首长微笑着,适时推进议题道:“既然都服气,那正好,让万里同志这股‘锐气’继续发挥,谈谈他个人对整个第五次战役的想法吧!
我们总参谋部确实已有几份初步方案,但兼听则明嘛!
万里同志,你就放开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无论深浅长短,都是开拓思路的好建议,不必有顾虑。”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再度聚焦,饱含期待。
战场态势已经清晰地铺开在眼前,这个能看透敌人五脏六腑的年轻人,他脑子里为这场即将爆发的中美百万大军决战勾勒的蓝图,会是何等精彩?
然而,伍万里却没有立刻发言。
他反而露出谦逊甚至略带赧然的神色,对着陈首长和老总微微一欠身道:
“老总、陈首长,各位首长,推演敌情……或许是我的一点特殊长处。
但这大战役层面的具体攻防部署、兵团调度、多线协同……这可是大学问。
总参各位首长和参谋同志们日夜推演、反复锤炼出来的方案,必然极为精妙完善。我这点浅见,班门弄斧的话,恐怕真要贻笑大方了。
稳妥起见,我还是多向各位前辈学习请教,不能太锋芒毕露了,得蕴含中庸之道……”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极其符合东方传统的中庸谦抑之道。
李云龙正端茶喝了一口,听到这话直接喷了出来,一边呛咳一边指着伍万里笑骂道:“好你个伍万里!
在这里打马虎眼装谦虚?!
你还中庸上了?
你还讲什么不锋芒毕露?!
我李云龙带的兵能中庸?
当年汉城那坚固的城墙是谁第一个冲上去的?
伪韩首都大门谁轰开的?
平泽港血战是谁断定美军是诈术,回头把人家太平洋分舰队揍了个七荤八素?
港岛又是谁单枪匹马把英国人吓得屁滚尿流连金条和人都乖乖交出来了?
你还搁这儿给老子装不露锋芒?
你浑身上下都是锋芒,扎得老子眼睛疼!”
孔捷用力拍着椅子扶手,声如洪钟地接话道:“哈哈哈!就是!
老李说的一点没错!
十九岁就能带着敢死队砸开敌国首都大门!
老孔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中庸’的兵!
伍万里要是不锋芒毕露,那李云龙就算从不抗命严守纪律的乖孩子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满堂的将领们听到这里,再也绷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沉闷紧张的指挥室气氛瞬间被冲淡了不少。
这话精准戳中了李云龙当年的脾气——五上五下,背大锅发配被服厂,攻打平安县城……桩桩件件的“光辉”事迹。
“孔二愣子,你他娘的扯老子干嘛!
这作战会议开得好好的,翻老子陈年老账算什么英雄好汉?
老子抗命好歹能正面击溃强敌,比你的发面团被鬼子的山本特工队打趴下光彩!”
李云龙老脸涨红,撸起袖子佯怒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不禁再次笑了出来。
“好了好了!肃静!”
老总敲了敲桌面,声音不大却带着无可置疑的威严,室内的笑声和喧闹迅速平息。
他强忍着笑意看向伍万里道:“看看!伍万里同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这点‘谦虚’,在你这实打实的战功和刚才的惊人表现面前,太不够看了!
李云龙同志说的对,你是我们志愿军一把最锋利的尖刀!
现在,刀都亮了,就别藏着掖着了。
我今天就是听你‘狂’一回!
想到什么说什么,好的坏的都行,不用讲那些弯弯绕绕的道理!
就算是给我陈总这份草案当个参考,哪怕是块砖头呢,总参也好回头拿去美玉再磨一磨。
放开了说!”
此话一出,所有的目光再次紧紧锁定了伍万里,带着催促和鼓励。
李云龙更是催促道:“小子,别墨迹!
怎么打这群美国少爷兵?怎么吃掉他们的重兵集团?
痛快地说!”
伍万里深吸一口气,脑海中的记忆,胸中酝酿已久的念头在奔流。
他眼神中的谦逊迅速褪去,代之而起的是深潭般的沉静和一种无形的、洞悉全局的锋芒。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巨大的战略地图,落在了象征着当前对峙最前沿的那条漫长弯曲的战线说道:
“诸位首长,既然老总有令,万里便斗胆直言。
战场如棋局,瞬息万变却又暗藏脉络。
根据敌情研判,我提出以下第五次战役作战构想:
核心是‘集中主力,东西钳击,中央突破,纵深割裂,速战速决’!
第一步,西线为主攻!
钳形攻势必须狠、准、快!
西线突击集团——第19兵团!
任务核心:在临津江正面强渡突破!
兵力配属:4个主力军,配属190门火炮、28辆坦克及工兵部队。
突破点选择极为关键。
需选在敌布防相对薄弱、江面较窄、南岸滩头有我军可短暂依托的隐蔽区域。
部队应提前一夜于江岸多地点潜伏展开,集中炮兵火力,在总攻发起前半小时,对敌江防阵地、预设雷区、火力点实施第一次猛烈压制!
时间要短,但火力密度要够,力求瘫痪敌前沿感知和反击能力!”
李云龙目光一闪,手指在椅子扶手上重重一点道:“好!先给他脑袋上来一记狠的,打个措手不及!”
孔捷闻言,也微微颔首。
伍万里接着说道:“炮火延伸后,工兵部队必须瞬间跟上,迅速架设浮桥、清理通路!
主攻部队以团、营级战斗群为单位,成梯次强渡临津江!
重点在于一个‘快’字!
第一批突击分队务必在火力间隙完成渡江、登岸、扫荡残敌、建立初步桥头堡!
这直接关系到后续主力能否迅速投入!
渡江次序必须严令各部遵守,防止部队拥挤在滩头或桥上,重蹈遭敌空地火力集火的覆辙!
抢占滩头阵地后,部队不做纠缠!
以最快的速度,沿着预设路线,直插敌军西线纵深!
目标——汉城北侧高阳、议政府方向!
行动要迅猛!
最终任务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并威胁汉城外围交通枢纽。
控制汉江以北有利区域,切断美第24师、新编陆战一师可能向中部的退路,同时形成从西面包抄美九军的态势!
此路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将大量敌军牵制在汉城方向无法他顾
要为我中部集群突破创造条件!”
傅首长听完,下意识地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眼中锐光毕露道:
“穿插的深度和速度是关键。
一旦慢了,被反应过来的美军粘住。
就成了啃硬骨头,这钳子就合不拢了!”
丁伟补充道:“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