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淬火 (第2/3页)
蓝军纵深打响。
何雨焱带领三连和警卫班利用地形和夜视优势,对逼近的一股蓝军实施了短促突击,精准的火力和迅猛的动作一度将对方打懵,延缓了其合围速度。
但蓝军兵力占优,反应迅速,更多的部队围拢过来。
突击营陷入重围,弹药消耗急剧上升,伤亡开始出现(导演部根据规则判定减员)。
“报告旅指!‘利刃’遭遇优势敌军反扑,请求火力支援,坐标.”何雨焱的声音在单兵通讯器里带着嘶哑和电流的杂音。
红军旅指,熊杰听到请求,脸色凝重。
他看向伍万里和余从戎。
“老余,预备队还有多少?”
“只剩下一个营了,旅长!”余从戎道。
“炮火覆盖那个区域,会不会伤到雨焱他们?”伍万里盯着地图,眉头紧锁。
“顾不了那么多了!相信雨焱能躲开!命令炮兵群,覆盖该区域,打三个齐射!命令预备队,前出接应!”熊杰下了决心。
霎时间,红军炮火发出怒吼,炮弹划过天际,狠狠砸在突击营周边的蓝军阵地上。
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夜空,剧烈的冲击波让何雨焱和战士们紧紧贴在地面上。
“炮火延伸后,向东南方向突围!接应部队马上就到!”何雨焱在炮火的间隙大声吼道。
炮击过后,突击营残存兵力在何雨焱带领下,向东南方向猛冲。
蓝军被刚才的炮火打得七荤八素,一时未能组织起有效拦截。
突击营终于与前来接应的红军预备队汇合,但此时,整个突击营已伤亡近半(导演部判定)。
正面战场,失去了统一有效指挥和部分关键节点的蓝军,尽管单兵素质和部分单位抵抗顽强,但在红军主力不惜代价的猛攻下,防线最终被全面突破。
当天下午黄昏时分,导演部正式宣布:“淬火-95”演习结束,红军“闪电旅”达成预定作战目标,攻占蓝军核心防御区域,战役胜利。
但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
红军“闪电旅”自身也伤亡惨重,尤其是作为尖刀的何雨焱突击营,几乎打光了建制。
何雨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临时驻训点,还没来得及脱下沾满泥泞的作战服,旅部的通信员就跑了过来,立正敬礼:“何营长,旅长和政委请您立刻去旅部开会。”
“知道了。”何雨焱声音沙哑,抓起水壶灌了几口,抹了把脸,便朝旅部方向走去。
复盘总结会的氛围比他想象的还要凝重。巨大的沙盘上还保留着演习最后的态势,红蓝两军的标识犬牙交错。
熊杰旅长脸色铁青,伍万里副旅长紧抿着嘴唇,余从戎政委则不停地抽着烟。
“人都到齐了,开会。”熊杰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火气,“首先,肯定一点,我们赢了,拿下了预定目标。但是,这个胜利,是他娘的惨胜!是拿兄弟们的‘命’换来的!”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营以上主官的脸,最后定格在何雨焱身上。
“何雨焱!”
“到!”何雨焱立刻起身。
“你的突击营,战损超过六成!差点就打光了!说说,怎么回事?”
何雨焱挺直腰板,尽管身体各处都在叫嚣着酸痛:“报告旅长!我营奉命穿插敌后,在4号河谷遭遇强电子干扰与严密监控,原定路线无法通行。为按时抵达攻击位置,我临时决定攀爬断崖,虽成功突入,但也导致部队体力消耗巨大,且暴露位置后遭敌优势兵力反扑。虽得到炮火支援与接应,但,代价惨重。责任在我,我请求处分。”
“处分?处分要是有用,老子第一个给自己申请!”熊杰一拍桌子,“你的胆子是大,运气也好,断崖那种地方都让你爬上来了,打了蓝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点,导演部都给予了肯定。但是,你的指挥太激进!把全营当成一把一次性消耗的尖刀,插进去就没考虑过怎么完整地拔出来!现代战争,不是光靠不怕死就能打赢的!这仗要是你哥打,能损失一个排就很多了。”
伍万里接过话头:“老熊你这就夸张了,柱子哥那会打的是什么仗,跟现在可不一样。雨焱,别听旅长的,你的突击精神值得肯定,也确实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但问题在于,我们对蓝军新型电子压制能力的强度和范围预估不足,指挥所与你的通讯几乎全程中断,导致你们陷入重围时,支援滞后。这是我们旅指的责任。”
余从戎摁灭烟头:“归根到底,其实不在于装备,而是我们过于依赖装备了,对手不是泥捏的,战斗意志足够顽强。总部搞这次演习,把咱们旅拉出来跟老牌劲旅‘猛虎旅’对抗,就是要找出问题。问题找到了,下一步就是怎么改。”
“报告,请求发言!”何雨焱喊道。
“说。”熊杰道。
“我认为信息代差必须补齐,不然昨天晚上我们就不会打得那么难。”
“这是导演组故意给我们增加的难度,不然有什么看头,这是让蓝军模仿外面的人,我看外面的设备要比他们还要好。”
一时间会场沉默,他们已经演习过很多次了,问题在于假想敌终究是假想敌,根本就不了解对手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了。
接下来,伍万里打破沉默,会议继续,旅里的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从战术层面到技术保障,层层剖析,每一个环节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散会后,何雨焱被熊杰单独留了下来。
“心里不好受?”熊杰递给他一根烟。
何雨焱接过,没点,只是捏在手里:“旅长,兄弟们折了太多。”
“当兵的,马革裹尸是宿命。演习场上多流血,战场上才能少牺牲。”熊杰自己点燃烟,深吸一口。
“您刚刚说的我大哥带队真的能打出您说的那种效果。”何雨焱盯着熊杰。
“呵呵,你以为我是说出来玩的,为了打击你?那是你没见过你哥在战场上什么样,你要说半岛白头鹰装备差么,其实现在的我们并不比人家强到我们认为的程度,南疆你也去了,按说你不应该打成这样,这一战我们都轻敌了,懂不?”
“是。”
“去吧,给你们营放两天假,好好休整。后面还有得忙。”
何雨焱敬礼,转身离开。
何雨焱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营房,还没来得及洗漱,又被叫去参加导演部的复盘会议。
偌大的会议室将星云集,气氛比旅里的总结会更显肃穆。
红蓝双方主官依次发言,阐述各自作战构想、临机处置和得失检讨。
轮到蓝军“猛虎旅”旅长发言时,这位以防守稳健著称的将领,特意提到了何雨焱的突击营。
“红军这支穿插部队,胆大心细,尤其是在极端被动情况下选择攀爬断崖,出乎我们意料。其战斗意志和单兵素质,值得肯定。但也暴露出红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指挥协同僵硬、过度依赖既定方案的问题。若当时我部在崖顶区域部署哪怕一个班的警戒兵力,战局或将改写。”
所有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何雨焱。
他挺直脊背,目光平视前方。
“蓝军这次表现的不尽如人意,你们的通讯干扰和其他设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唯一没让人失望的是你们还保留着我军不怕牺牲战斗到底的意志。”
蓝军的人都低下了头。
导演部首长最后总结,肯定了红军达成战役目标的坚决性,也尖锐指出了双方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存在的诸多短板:指挥体系在强干扰下效能锐减、情报获取与传递滞后、部队协同脱节、对新型装备的战术应用研究不足等等。
“演习就是照妖镜,照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问题,或者看到了却不去解决!各单位回去后,要深入检讨,拿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是!”全体起立敬礼。
何雨焱休假时,给何雨柱打了个电话,他没说演习的事,而是问。
“哥,能不能帮我们搞点资料回来?”
“什么资料?”
“各国陆军军备情况,如果有演习的录像什么的更好。”
“哦,为什么突然要这个?”
“这”
“行了,不用说了,你小子这么没精气神,肯定是有问题,你要的东西我看看吧。”
“谢谢大哥!”
何雨柱挂断电话,再次拨号,接通了香江的白毅峰。
“老白,是我。”
“老板,请讲。”
“之前让你关注北边的时候,在别的地方有没有留后手?比如,欧洲,或者一些比较活跃的区域。”何雨柱问道。
“老板,这次要搞什么?”
何雨柱把何雨焱的要求说了一下。
“我们在法国外籍军团有人,可以不?”
“不是正规军啊,也行吧,可以先看看。”
“好,我这就安排。”
“对了,我之前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还再查,比较麻烦,不过老板查这些你那边不会有麻烦么?”
“应该不会,你尽快。”
“行。”
半个月后,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包裹经由香江转道特区,又送到了四九城。
里面是几份经过翻译整理的资料和几盘翻录的录像带。
资料内容涵盖了几种主流陆军装备的性能参数、部队编成特点,以及几场带有假想背景的演习战术分析报告,虽然关键数据有所缺失,但整体脉络清晰,视角专业。
录像带则是经过剪辑的演习片段,配合着外语解说。
何雨柱仔细翻阅了文字资料,又看完了录像,打给了伍千里,这东西直接给何雨焱不合适。
伍千里接到何雨柱的电话还好奇他为什么打过来,他是知道何雨柱还在四九城的。
“老伍,我有点东西要拿给你,你有没有什么渠道,安全的。”
“今晚有运东西的飞机,你要拿什么给我?”
“拿到手你就知道了。”
“行吧,联系方式是.对了,你什么时候来花城,我们好久没聚了。”
“你啥时候退二线啊,直接搬四九城得了,到时候让老梅、老熊他们一起过来。”
“这可不是我说了算,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