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体系供应商 (第1/3页)
会后,何耀宗来实验室了解进展。听完汇报,他提出:“除了防御,也要考虑主动发现能力。能不能设计一个系统,提前监测到网络上的异常动向?”
李文杰思索道:“理论上可以,但这需要大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能力,以我们现在的计算资源……”
“资源的问题我来解决。”何耀宗道,“你们先拿出技术方案。”
“好的,何总。”
十月份的时候,何凝雪和顾知行回娘家吃饭。
小满拉着女儿的手问:“在那边住得惯吗?知行对你好不好?”
“都好。”何凝雪笑着看了眼丈夫,“他最近接了个旧城改造的项目,忙得脚不沾地。”
顾知行忙说:“是凝雪帮我牵的线,项目在城南,保留了大部分老建筑,只做内部更新。”
何雨柱闻言点头:“这种项目有意义。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不能一味拆建。”
“爸说得是。”顾知行道,“我们计划引入一些文创产业,让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饭后,何凝雪到书房找何雨柱。
“爸,南边的地产项目资金回笼了,我想在四九城再做一个小型商业综合体试试水。”
何雨柱看着女儿:“有具体方案吗?”
“初步选址在东边,主打社区商业和体验式消费,我专门找了一下晓娥婶子帮我参谋了一下,这是可行性报告。”何凝雪递上文件。
何雨柱翻阅着:“想法不错,但四九城的商业环境和南方不同,要更注重本地消费习惯。”
“我明白,前期调研已经做过了。”
“既然你有把握,那就去做。”何雨柱合上报告,“需要多少资金,跟你妈说。”
“谢谢爸。”
临出门前,何凝雪犹豫了一下,低声道:“爸,我可能有了。”
何雨柱愣了一下,接着脸上露出笑容:“好事啊,几个月了?”
“刚查出来,两个月。”
“你怎么没跟你妈说?”
“我这不是先让你高兴高兴么?”
“行了,我也高兴过了,你赶紧去告诉你妈和你奶奶他们。另外,如果身体不舒服,工作上的事可以放一放。”
“我知道的。”何凝雪笑着去找陈兰香和小满了。
然后正屋那边就爆发出笑声,小满起身就要往书房跑,被何凝雪拉住说已经告诉爸爸了,才作罢。
然后何家所有人都被陈兰香通知到了,何凝雪接祝贺电话接到手软。
何凝雪要走的时候小满再三叮嘱要注意,还告诉她这是生孩子前最后一个项目,到时候必须回来,不然她就让何雨柱把她的职位撤了。
何凝雪道:“妈咪,我肯定会回来的,两个嫂子在家什么待遇,我可不能少。”
“行了,家里还能亏了你是咋的,你注意休息,不然别怪我让人去把你请回来。”
“知道了!”何凝雪吐了吐舌头。
其实娘俩基本上每天都打电话,小满根本没想到闺女瞒的这么紧,自打何凝雪回去,小满的电话打得更勤了,甚至还给何耀宗打了电话,让他做好准备,准备接手一段时间地产项目。
哈尔滨那边,杨涛忙得不可开交。
新厂区的土地平整完成后,建筑队开始进驻,搭建厂房框架。
北方的寒冬给施工带来了不少困难,混凝土浇筑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温措施,工地上支起了巨大的暖棚,日夜不停地赶工。
除了工地上的事,哈工大的几位领导也主动找上门来。
之前黄河与校方在材料学和精密加工领域有过一些小规模合作,这次趁着黄河系企业北迁落户,校方希望能扩大合作范围,建立联合实验室。
杨涛汇报后,何雨柱很对此很重视,随后杨涛亲自带着技术团队与校方开了几次研讨会。
双方在特种钢材处理、精密仪器减震等几个方向上找到了结合点,初步拟定了合作意向书,准备上报集团审批。
与此同时,白毅峰麾下通过特殊渠道送回来的那批“特殊人才”,也陆续抵达了哈尔滨。
这些人被暂时安置在黄河安排的住所里,由专人负责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杨涛按照何雨柱的指示,没有急于给他们分配具体工作,而是先组织他们学习中文,熟悉环境,同时由集团的技术骨干与他们进行初步的技术交流,评估每个人的专长和价值。
这批人的到来是高度保密的,但杨涛能感觉到,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可能对未来集团在精密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他叮嘱负责接待的团队务必周到细致,既要保证他们的合作意愿,也要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那边会俄语的比较多,所以翻译之类的很好找,那批人到达后生活上倒是不用太担心。
还有个事让杨涛很苦恼,虽然何雨鑫已经提醒过他了,他也做了准备了,可还是很苦恼。
东北人实在是太能喝了,几乎天天喝,遇上他休息的时候那就是顿顿喝,那群特殊人才也是大酒包,那是逮到机会就喝。
杨涛这个南方人本来酒量就不大,这把他喝的差点就跟何雨柱打申请让他回去了。
喝着喝着,这小子学了会躲酒,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