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419章 搬迁

第419章 搬迁

    第419章 搬迁 (第2/3页)

工,都是为集团立下汗马功劳的,集团绝不会亏待。”

    他示意助手将初步拟定的安置方案分发下去。

    “原则上,我们鼓励员工随迁内地。哈尔滨、津门、特区,新厂区的条件和配套不会比香江差,集团会提供搬迁补贴、住房安排、子女入学协助。薪资待遇根据内地生活标准重新核定,但总体收入水平不会下降,表现优异者还有上升空间。”

    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杨涛看了看方案,提出疑问:“何生,很多老师傅一家老小都在香江,让他们举家北迁,恐怕.”

    何耀祖点点头:“理解。所以第二条,不愿意北上的,集团提供几个选择:一,香江那些厂房大概率会改造成电子厂或者通讯设备厂,也需要人手,优先内部转岗;二,集团旗下其他在港公司,包括地产、港口、酒店、零售,有空缺职位优先录用;三,如果选择自愿离职,集团会根据服务年限,提供优于市场标准的补偿金。”

    “我赞同,香江的重工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基本上已经站在顶点了,以后也就这样了,董事长的有还找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还不是考虑下面的人所以才一直没动作,现在时局也在变化是时候了。”顾元亨第一个支持。

    “我也赞同。”咸兴尧也表了态。

    会场里响起一阵低语。

    有人松了口气,有人依然眉头紧锁。

    “具体到每个人,各部门主管要逐一谈话,了解意向,做好解释工作。”何耀祖语气严肃,“我不希望听到有强迫或者敷衍了事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及时上报,集团尽量解决。”

    “是。”会议室所有人齐声道。

    散会后,消息迅速在三家公司内部传开。

    车间里,老技师阿强拿着意向表,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五十出头,在汽车厂干了半辈子,老婆在街市卖菜,儿子刚上大学。“去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他嘟囔着,连连摇头。

    年轻一些的技术员小李则有些心动。

    他未婚,在内地也没有牵挂,方案里提到的“发展机会”和“住房福利”对他很有吸引力。

    “去看看也好,听说内地现在发展很快。”

    类似的情景在各处上演。

    管理层按照何耀祖的要求,耐心细致地沟通,解释政策,登记意向。

    初步统计结果出来,愿意随迁的比例只有一成,主要集中在年轻、技术过硬且家庭负担较轻的员工。

    三成左右希望转岗到集团其他在港公司。

    另有近六成员工,或因家庭,或因年龄,或因对内地生活的顾虑,选择领取补偿金离职。

    这个结果在何耀祖的预料之中。

    他请示了老爸,然后给了指示:尊重个人选择,按方案妥善执行。同时,加快与内地方面的衔接,确保新厂区建设、设备安装和人员接收工作顺利进行。

    补偿金的发放和离职手续办理得很快,集团财务准备了充足的现金。

    拿到丰厚补偿的老员工们,虽然对离开工作多年的地方有些不舍,但对集团的处置方式大多没有怨言。

    部分选择转岗的员工,在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协调下,陆续前往地产、港口等部门报到。

    愿意北上的员工,则分批组织前往内地现有的厂区参观,熟悉环境。

    看到现有厂区的员工宿舍、以及当地政府承诺配套的学校、医院,不少人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接下来的生活有了期待。

    何雨鑫在哈尔滨的谈判颇为顺利。

    当地政府对黄河系企业的落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诚意,土地、税收、配套政策都给足了优惠。

    对于可能带来的就业机会和产业链拉动效应,他们寄予厚望。

    产业北迁涉及的资产清算、设备拆卸、运输等一系列工作,在何耀祖的坐镇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香江这边,原有的厂房根据新的规划,逐步转向高端制造、物流仓储和研发中心。

    这场牵涉数千人的大搬迁,虽然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动荡和阵痛,但在充分的准备和优厚的安置条件下,总体平稳。

    过程中,也有个别中层管理人员,凭借在黄河的工作经历和掌握的技术,被竞争对手挖走。

    至于实验室的人员,何耀祖可不会那么简单就放走,要走可以,那一笔封口费,如果知道泄密,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核心的实验室人员走都走不了,除非黄河集团放弃他们研究的项目,这个顾元亨、咸兴尧、杨涛已经跟那些人谈过了,他们没有异议,毕竟在黄河干了这么多年了。

    何耀祖将香江产业北迁的初步安排向何雨柱做了详细汇报。

    “爸,人员安置基本平稳,三家公司的管理层和骨干技术团队稳定,愿意北上的已经分批组织去哈尔滨和津门考察环境了。杨涛负责哈尔滨新厂建设,尧叔留在香江管理剩余业务,亨伯先去特区,统筹后续的产业调整方案。”

    何雨柱听完,点了点头:“告诉杨涛,哈尔滨那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