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401章 未雨绸缪

第401章 未雨绸缪

    第401章 未雨绸缪 (第2/3页)

  何雨柱安静地听完,没有打断,直到余云涛说完,才缓缓开口:“标准,我当然知道。装备清单我已经让人在拟了,包括直升机、工程车辆、卡车、吉普、救护车、手机、对讲机都在计划内,你们先训练,等设备到了就会给你们配发下去。”

    余云涛在电话那头眼睛都亮了,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但何雨柱话锋一转:“但是,小余,最好的装备,也要最专业的人来用。我现在问你,如果这批装备明天就到仓库,你手下现有的人,能立刻熟练操作、形成战斗力的,有多少?配套的维护保养体系,你心里有方案了吗?”

    余云涛顿时卡壳了,他光想着要装备,人员培训和体系建立确实还没完全跟上。

    他老实回答:“这个需要加强培训,毕竟我都不是专业的。”

    “所以,顺序不能乱。”何雨柱道,“装备会有的,而且会比香江老队的更好、更先进。但前提是,你的人必须先用现有的装备,把基础打牢,把配合磨合好。我已经联系了相关单位,会安排队员们分批去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地震救援、水灾抢险、山地搜救等不同科目。等你们通过了考核,证明了能力,装备自然一步到位。”

    “救援不是光靠一腔热血,战场你上过,你应该知道这些。你把我的话带给队员们,想要好装备,就拿训练成绩和专业技能来换。我何雨柱不会吝啬这点东西。”

    余云涛握着话筒,脸上有些发烫,但心里却踏实了,一股更强烈的劲头涌了上来:“是!何先生,我明白了!我一定把队伍带好,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嗯,去做吧,有困难,可以直接找我。”何雨柱说完,挂了电话。

    “嘟嘟嘟”电话那边的余云涛嘴里的“是”字被噎在了嘴里,他意识到这个新老板可比他老首长更厉害。

    余云涛放下电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圈,心里的激动劲儿还没完全平复。

    他抹了把脸,快步走向训练场,得把何先生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队员们。

    训练场上,新招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基础的体能和器械训练。

    看到队长过来,大家都停下了动作。

    余云涛站到队伍前,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因训练、或因日晒而显得黝黑的脸庞。

    “刚跟何先生通了电话。”他开门见山,“关于装备的事。”

    队伍里立刻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何先生说了,最好的装备,会给!”余云涛声音洪亮,“直升机、工程车、顶级的通讯设备,都在计划里!”

    队员们脸上顿时露出喜色,有人甚至低低欢呼了一声。

    “但是!”余云涛话锋一转,音量提高,“何先生也问了,东西明天就到,咱们现有的人,有几个能立刻玩得转?配套的维护,谁心里有谱?”

    训练场上安静下来,队员们面面相觑。

    “我回答不上来。”余云坦承,“咱们很多人,连现在手里这些基础家伙的极限都没摸透。何先生说了,顺序不能乱。先把基础打牢,把配合磨合好。集团会安排咱们去进行专业培训,地震、洪水、山地搜救,都得学!等咱们通过了考核,证明了咱们不是光会要装备的孬兵,而是真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装备,一步到位!”

    他顿了顿,看着队员们:“何先生还说了,救援不是光靠一腔热血。这话,我听着脸上发烧,你们呢?想要好装备,就拿训练成绩和专业技能来换!有没有信心?”

    “有!”短暂的沉默后,训练场上爆发出整齐的吼声。

    “好!继续训练!”余云涛一挥手,“先把今天这套破拆工具给我练熟了!”

    队员们重新投入训练,劲头明显比刚才更足了。

    余云涛看着这群嗷嗷叫的兵,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回到临时办公室,开始着手制定更详细的训练计划和人员技能摸底方案。

    何先生点了方向,具体落实,还得靠他自己。

    某天小满拿着一份报纸过来问:“柱子哥,国内也要开证券交易所了。我们要不要也成立个金融部门,参与一下?”

    何雨柱接过报纸看了看:“可以,不用太大。另外,你让集团财务和法务评估一下,看看我们哪些企业符合国内上市条件。”

    几天后就有了结果。

    “问过了,我们旗下都是合资或独资企业。按现在的规定,不符合上市要求。”

    何雨柱倒不意外:“那就先放一放。”

    上交所开市那天,小满特意关注了新闻。

    看到那仅有的八支股票,她不禁摇头:“就这么几只股票,交易量也小,确实没什么玩头。”

    “国内金融市场刚起步,总要有个过程。”

    小满点点头。

    “明白了。对了,岛岛那边金融市场动荡的后续收尾已经完成,资金大部分已经安全撤出。这次他们跌得确实惨,从高点下来缩水了近八成。”

    “这次操作,下面团队表现怎么样?”何雨柱问。

    “还不错,算是经受住了考验。虽然不如你亲自指挥时利润惊人,但也稳健地赚了一笔,主要是收割了那些闻风先逃的国际游资。”小满笑了笑,“看来你的放手策略是对的,总要让他们独立历练。”

    “收益情况呢?”

    “折合下来,大概两百亿美刀左右。资金已经通过渠道开始分批回流。柱子哥,这笔钱回来,投向哪里?继续在海外寻找机会,还是加大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