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杀之不尽,引虫出洞 (第1/3页)
    那道防线,眼见着就要被黑潮磨穿。
    姜义眉头微蹙,心神却忽地一动,目光,便转向了东面村口。
    那处,有一股敦厚的土木之气,正悄然生发。
    不甚强横,却极其纯粹。
    下一瞬,那被虫脚踩得乌黑的土地,忽然鼓动起来,似有万物苏醒。
    “嘭”的一声,无数尖锐的地刺破土而出,如倒生的石林,眨眼之间,便将数只气息强横的妖虫穿了个透亮。
    黑色浆液,四下飞溅。
    紧接着,路旁几株早枯的歪脖老树,竟疯了一般地抽出无数藤蔓。
    那藤蔓青黑如铁,在半空翻卷,似百鞭齐舞,抽得虫壳破裂,噼啪作响。
    顷刻之间,便清出了一块空场。
    这般一幕,让原本心气已散的人群,登时又提了几分劲。
    古今帮那群汉子趁隙喘息,手里的家伙越舞越快,血光与灰尘间,竟生出一股子倔强的生气。
    村口,姜锦与刘子安并肩而立。
    法术奏效,二人对视,皆有几分振奋。
    刘子安已捏下第二道印诀,姜锦指尖青芒乍亮,灵气几乎要脱手而出。
    却在这时,一声淡淡的话,不轻不重,却清楚无比地在二人心底响起:
    “回来。”
    二人神色微变,手上灵光皆敛。
    不作迟疑,足下青光一闪,身影如虹,一息间,已悄然落回屋后。
    姜义背负双手,仍立在桃树下,连眼皮都未抬。
    “莫白费力气。”
    他语气极淡,却压得两人心头一沉。
    “这虫潮,杀不尽半成,你们那点真元,倒要先耗个干净。”
    姜曦与刘子安心头同时一紧。
    姜义的目光,却并未落在任何一处战场。
    他只是静静地望着那片翻滚的黑潮,仿佛要透过那无边的虫幕,看穿更深一层的阴影。
    “你们瞧着,”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很,“这虫潮,可有什么古怪?”
    二人正待开口,姜义却已自顾自地接了下去。
    “寻常虫豸,趋利避害,这是天性。鸡为虫敌,更是刻在骨血里的惧意。”
    “方才那一声灵禽齐鸣,寻常妖虫早该肝胆俱裂、四散逃遁。”
    他语声渐沉。
    “可它们呢?”
    “天敌在前,不退反狂。那模样,倒更像是一群被提线的木偶。背后,总得有人在牵线。”
    话至此,意已分明。
    “地底下,”姜义的目光缓缓垂下,眸中光色幽冷,似已穿透厚土,“定有一头成了气候的‘头虫’。”
    “正是它以一身妖威,死死压着这亿万蝗虫的本能,逼它们悍不畏死地往前撞。”
    他轻叹一声,语气淡得几乎带出一丝怜悯: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揪出那畜生,今日这场,终究罢不下来。”
    姜曦与刘子安对视,未发一言,只齐齐点头。
    再抬眼时,姜曦那双清亮的眸子,已悄然变了颜色。
    两点青焰,在她瞳中幽幽燃起,无风自明。
    天地顷刻失了原色,虫潮、山林、气脉,尽皆透明。
    这是她炼尽木浊后所得的神通,破妄明目。
    在姜曦眼中,天地早已换了颜色。
    泥土、石块、草木……纷纷卸下形骸,只余气机流转。
    草木之气青翠温润,金石之气锐利如芒,而那虫潮碾过的地方,却只余下一片灰黑的死气,冷得似能沁入骨缝。
    她的目光,循着那股污浊,一寸寸沉入地底。
    刘子安默不作声,只双手一掐诀,身形微顿,便如一滴清水,渗入尘土。
    土行之法,被他使得圆转自然,几乎不搅半点声息。
    一炷香的工夫,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姜曦双瞳中的青焰摇曳不定,照得眼角微红。
    地底深处,仍似一潭死水。
    气息沉闷,寒意幽幽,除了那股阴冷的秽气,竟再无半分活脉。
    刘子安那边,也空手而返。
    他化身无形,沿着地脉来回探了数遭,几乎将两界村的地下翻了个遍,却连半点异象都摸不着。
    外头的防线,已被虫潮一寸寸吞噬。
    偶有几只蝗虫溅入村中,便引得妇孺惊呼,火光闪乱。
    姜义看着二人归来,神色仍淡,却在眼底深处,隐隐有一丝焦躁闪过。
    论修为,如今的他,反倒不及这两个年轻人。
    一个有“破妄明目”,能观气机之流;
    一个精修土遁,可循地脉而行。
    这等探查手段,已是上上之选。
    连他们都寻不出那“头虫”的影踪,姜义一时间也无计可施了。
    话音未绝,村外便骤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啼鸣。
    那声音又尖又锐,似长针刺入耳鼓,叫人胸口都跟着一颤。
    姜义眼皮一跳,心神一动,视线落去,便见一只羽色鲜艳的赤羽灵鸡,被数头妖虫扑倒在地。
    那抹鲜红在黑潮中只闪了一瞬,便被层迭的阴影吞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