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姜锐归家,再探羌地 (第2/3页)
还要年轻几分。
若有外人见了,只怕要误作一对兄妹。
姜锐一见姑姑出来,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连忙拉住身旁的妻子介绍:
“绮绮,这位便是我常与你提起的,从小待我最好的小姑姑。”
赵绮绮顺目望去,面上却不由得怔了一怔。
早听丈夫言及,家中有位修行有成的姑姑,却不想竟是这般风华。
回过神,她忙敛衽一礼,轻唤了声:“姑姑。”
姜曦微笑还礼,目光却已落在了姜锐怀后,那粉雕玉琢的小人儿身上。
她弯下腰,冲小姑娘伸出手,含笑不语。
说也奇怪,方才还怯生生的小涵,这会儿竟自己松开了爹爹的衣角,径直扑进了她的怀里。
似是天生的亲近,又似是被她身上那股子草木清气所吸引。
姜曦见娃儿亲近,眉眼间也不由得露出些许和煦笑意。
她一只手轻松抱住怀中的侄孙女,另一只手则看似随意地,从小姑娘毛茸茸的头顶,一路缓缓摩挲至腰背。
姜义站在一旁,捋着胡须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他甚至无需刻意感知,都能察觉到一股旺盛而纯粹的生命气息,正随着闺女的动作,如春风化雨般,悄无声息地渡入姜涵体内。
不疾不徐地调理温养着她那尚在雏形的筋骨五脏。
他心里明白,闺女神魂中那株宝树所蕴的木属生气,最是温和绵长,没有半分火气。
用来给这般年幼的娃儿梳理根骨,当真是再合适不过的造化。
姜锐如今也是精满气足、心静意定的修为,自然也能察觉女儿体内正发生的莫大变化。
他心中暗自感叹,小姑姑如今的修为当真是深不可测,一边连忙拍了拍女儿的小屁股,笑着招呼道:
“涵儿,快,谢谢姑婆。”
小姜涵哪里懂得这些,只觉得被这位漂亮姑婆抱着,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舒服得直想睡觉。
闻言,也只是奶声奶气地跟着喊了一声:“谢谢……姑婆。”
一番热闹寒暄过后,柳秀莲已是眉开眼笑地进了灶间,说是要给远道而归的孙子孙媳露一手。
金秀儿则笑着领了赵绮绮,在屋前屋后转悠,介绍家里景致。
赵绮绮身为护羌校尉之女,在凉州也算世家出身,自问见过些世面。
可此刻跟着婶子,看着这姜家看似寻常的农家院落,那一株株、一丛丛看似随意栽种的草木,却不由得暗暗心惊。
那墙角攀着的,分明是书上记载的“紫玉藤”,一小截便能换百两黄金;
那篱笆下长着的,是能静心安神的“凝神草”,年份瞧着都不低;
更别提后院果林里,那些果子尚未成熟,便已然灵气逼人,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这哪里是寻常农家,分明是一处藏于乡野的洞天福地。
院子里女人们自有热闹。
姜义则领着姜锐,一前一后,进了那间终年燃着香火的祠堂。
他先取了三炷香递给孙儿,示意他给自己那早逝的爹上柱香,磕个头。
姜锐恭敬接过,在烛火上引燃,对着那块刻着“姜亮”二字的灵位,端端正正拜了三拜,这才将香插入炉中。
青烟袅袅,融进那一片氤氲的香火气里。
待他做完,姜义才在那张老旧蒲团上坐下,拍了拍身旁的空位。
缓缓出声,问的却是些寻常话:“在军中,可还顺遂?”
虽说平日夜深人静时,也能从小儿子姜亮那阴神口中,得知些外头几个家人的消息。
但终究隔了一层,像隔着雾看花,看得见轮廓,却摸不着那份实在。
不如这般面对面,亲口问一句来得踏实。
姜锐在阿爷身旁的蒲团上跪坐下来,身板挺得笔直,答道:
“一切都好。岳丈待我如亲子,军中的董叔与马叔,也颇为关照。”
他口中的董叔与马叔,便是当初与他父亲姜亮一同参与凉州大选,同被定为一甲的两位世家子弟。
当年三人一同被赵校尉选中作为心腹培养,吃住练武都在一处,又一同在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