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广积粮,多读书

第一百六十八章 广积粮,多读书

    第一百六十八章 广积粮,多读书 (第1/3页)

    姜义看着兀自得意的小儿子,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

    他知儿子因文雅得了功德,今日心里头畅快。

    可这般喜形于色,口无遮拦,终究显得心性浅了。

    棋盘上的子,侥幸胜了半步,便生了执棋人的心,还敢把念头伸到老君门下去。

    浑不晓得,在那等俯瞰尘世的存在眼里,他这点算计,不过是小儿得了件新衣,逢人便要扯着衣角炫耀一番,可笑得紧。

    如此下去,怕是离折跟头不远了。

    几句训诫滚到喉咙口,姜义终是咽了回去。

    说到底,还是早年家境给耽误了。

    小儿这一身性功修为,多是丹药法诀催出来的,走了捷径,便缺了那份水磨的工夫。

    不曾于书卷中澄心,亦未在世事里见性。

    归根结底,书读得少了。

    姜亮到底不是蠢人,眼见父亲神色不对,心头那点子热乎气像是被风吹过,登时一凉。

    脸上的笑意收得干干净净,小心翼翼地探问:

    “爹,您这是……怎么了?”

    姜义心头轻叹一声,却也没明说,只将目光从缭绕的青烟上收回,像是随口问起家常:

    “听说文雅如今在老君山上,倒是忙碌得紧。往后,你们怕是少有相守的日子了罢。”

    立祠受香,是福缘,也是枷锁。

    李文雅既受了这份超脱轮回的功德,余生便不再全属于自己,须得为这天下苍生劳碌奔波。

    有得,必有失,这笔账,姜义心里算得清楚。

    姜亮不疑有他,闻言点头道:

    “正是。天下慕名求诊的都涌去那儿,此事过后,李家在宫里又受恩宠,贵人偶有不适,也指名要她看诊,比往日还要忙得多。”

    姜义只“嗯”了声,语气不见喜怒:

    “你们是要长久相伴的人,又岂在这朝夕之聚。”

    姜亮一时没听明白,不知父亲为何平白说起这个。

    姜义却话锋一转,语气平淡:

    “既然你闲下来的时日多了,正好。从今夜起,每晚回祠堂,我亲自给你添一门夜课。”

    话音落下,姜亮只觉神魂一震,像被井水兜头浇下。

    只是到底不敢多言,只得苦着一张脸,闷闷地应了。

    这些时日下来,姜义替人解惑讲学,倒也渐渐摸出些门道。

    要把一个理路说明白,得先自个儿在心里拆开了,揉碎了,再慢慢捏合成个囫囵样子。

    一来二去,学识竟比自个儿闷头读书,还要透亮几分。

    虽不若听大儿子讲经说道那般醍醐灌顶,却也算是隔雾见山了。

    于是这晚,饭桌边坐满一家子,碗筷叮当。

    姜义放下碗,声调不高,却刚好压过满桌声响:“往后古今帮里,加一条规矩。”

    目光徐徐扫过儿孙,“习武之外,也要学文。”

    见众人目光都聚了过来,又续道:

    “家里老老小小,从你们祖母,到钦儿锦儿,都得轮番去学堂里讲课。讲什么,自个儿定。”

    说到此处顿了顿,视线落在最小的孙儿身上,带了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至于钧儿,年纪到底小了些,暂时先当个听客罢。”

    一桌子人听了,倒无半点异议。

    柳秀莲含笑点头,姜钦姜锦眼里则多了几分跃跃欲试,已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商量起要讲些什么。

    姜义看着,也只是微微颔首。

    古今帮原是脱胎于村中学堂,如今武备渐盛,再将这教书育人的根本拾掇起来,也算是个圆满。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处,不枉那位岑夫子一片心血。

    说罢,他端起碗,将最后几口饭扒拉干净。

    望着碗底莹白的饭粒,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转向姜钦:“还有一桩事。”

    他声音不高,柳秀莲正欲收碗筷的手,却在半空停了。

    “你去知会帮中弟子,接下来这段日子,多开荒,多种粮,多屯粮。”

    姜钦闻言,不由微怔。

    姜义神色自若,继续道:“若有人嫌麻烦,或是家里屯不住,就让他们运来姜家,用药材、灵果折价换。”

    他端详着手里的空碗,像是在看一幅山川舆图,沉吟片刻,又补了一句:

    “此事,私底下知会便好,莫要到处声张。”

    姜钦不明白阿爷缘何忽然看重起寻常五谷。

    但他自小便在大伯小姑的耳濡目染下,对这位祖父的话向来奉若圭臬,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