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47:补给 (第1/3页)
地下通道网络的深处,炳争正在查看最新的路线图。作为地下迁移队伍的指挥官,他需要为即将进行的物资运输行动制定详细的路线规划。北风谷地基地在前一天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物资,急需从地下储备中心获得补给。
“将军,这是我们规划的三条可选路线,”负责地形勘察的技术员将详细的地图摊在桌上。“第一条是最直接的路线,但需要经过几处暴露的地表区域。第二条完全在地下,但路程较长。第三条是混合路线,大部分在地下,只有两处需要短暂地经过地表。”
炳争仔细研究着每条路线的特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他深知在当前这种危险的环境中,路线选择的重要性。索鞈的叛军仍然在附近活动,而且他们对冰族的行动规律非常了解。
“敌人最有可能在哪里设置伏击?”炳争询问道。
“根据我们的分析,第一条路线的暴露点是最危险的,特别是雪松岭和冰河谷这两个地方。地形复杂,便于隐藏,而且是我们必经之路。”技术员用红笔在地图上标记出危险区域。
“第二条路线虽然全程地下,但有几处狭窄通道,如果遭遇伏击,很难展开反击。第三条路线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仍然存在两个潜在的危险点。”
炳争沉思了一会儿。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在风险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基地的物资需求很紧急,不能拖延太久。
“我们选择第三条路线,”炳争最终做出决定。“混合路线虽然有风险,但相对可控。同时,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包括侦察、护卫和应急预案。”
物资运输队很快组织起来。这支队伍包括三十名精锐战士、十五名技术人员和五名医护人员。他们携带着冰族最需要的物资:聚能场组件、武器弹药、医疗用品和特殊食物。
“所有人检查装备,”炳争在出发前进行最后的部署。“我们这次的任务不仅是运输物资,更重要的是要安全到达目的地。遇到任何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运输队的装备经过精心选择。每名成员都配备了个人聚能装置,确保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武器系统包括便携式能量武器和传统的近战武器,适应不同的战斗情况。
通讯设备的配置尤其重要。每个小队都有专门的通讯员,确保能够与总部和其他小队保持联系。同时,他们还携带了应急信标,在遭遇危险时能够呼叫支援。
“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运输任务,”炳争强调道。“如果遭遇伏击,不要恋战,优先保护物资和人员安全。”
运输队从地下基地的主要出口出发,沿着预定的路线向北风谷地前进。前半段路程在地下通道中进行,相对安全。地穴族为这次行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他们的向导熟悉地下通道的每一个细节。
“前方五百米处有一个岔路口,”地穴族向导提醒道。“我们要选择右边的通道,它直接通向第一个地表出口。”
地下行进比预期的顺利。通道宽敞,聚能场照明系统提供了充足的光线。运输队保持着紧密的队形,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经过三个小时的地下行进,运输队到达了第一个地表出口。这里是一个隐蔽的洞穴,出口被巧妙地掩盖在一片巨石之间。
“侦察兵先行,”炳争下达命令。“确认外面的安全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出发。”
两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小心翼翼地爬出洞穴,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这里是一片相对平坦的雪原,视野开阔,但也意味着缺乏掩护。
“外面情况正常,”侦察兵通过通讯器汇报。“没有发现敌人活动的迹象,天气条件良好,能见度高。”
炳争决定立即行动。运输队迅速从洞穴中出来,在雪原上排成战术队形。前卫负责探路和警戒,主力部队保护物资,后卫负责断后和应急支援。
地表行进需要更高的警觉性。虽然个人聚能装置能够提供保温,但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仍然是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开阔的地形让他们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
“保持队形,注意观察四周,”炳争不断提醒队员们。“我们现在是最脆弱的时候。”
队伍在雪原上稳步前进。厚厚的积雪让行走变得困难,但特制的雪地靴和聚能装置的辅助让这种困难变得可以承受。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经过一个小时的地表行进,运输队到达了下一个地下入口。这里是一个废弃的冰族前哨站,在大迁移前就已经被遗弃。地下入口隐藏在前哨站的废墟中。
“进入地下前,再次确认周围安全,”炳争谨慎地下令。
侦察兵对废墟进行了仔细的搜索,确认没有敌人在此设置伏击。运输队快速进入地下通道,继续向目标前进。
第二段地下行程相对较长,但路况良好。这条通道是地穴族在多年前挖掘的,连接着几个重要的地下节点。通道内的聚能场照明系统仍然正常运行,为行进提供了便利。
“根据计划,我们还有四个小时就能到达北风谷地,”通讯员报告着行程进度。“目前一切正常,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炳争点了点头,但心中的警觉并没有放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他知道最危险的往往是看似最安全的时候。索鞈的叛军肯定在策划着什么,问题是他们会在哪里发动攻击。
“前方出现分岔路口,”前卫部队报告。“根据地图,我们应该选择左侧通道。”
就在这时,负责后卫的战士突然发出警报:“后方发现异常。有人在跟踪我们。”
炳争立即命令队伍停止前进,进入战斗戒备状态。所有人都找到掩护,武器系统准备就绪。在地下通道的狭窄环境中,任何战斗都会变得异常激烈。
“能确定敌人的数量吗?”炳争询问后卫队长。
“至少十到十五人,他们保持着一定距离,显然在等待时机。”后卫队长回报。“从装备来看,应该是索鞈的手下。”
炳争迅速分析着当前的形势。在地下通道中,运输队的机动性有限,而且需要保护重要的物资。如果在这里与敌人交战,即使获胜也可能付出很大代价。
“继续前进,但保持警戒,”炳争做出决定。“他们现在不敢贸然攻击,说明前面可能有更大的埋伏。我们要尽快通过危险区域。”
运输队加快了行进速度,同时保持着严密的防御队形。后卫部队与跟踪者保持距离,随时准备阻击敌人的攻击。
果然,当运输队接近第二个地表出口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前卫部队发现出口附近有异常的痕迹,显然有人在这里活动过。
“出口附近可能有伏击,”前卫队长报告。“我们发现了一些隐蔽的观察位置和武器准备的痕迹。”
炳争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敌人在身后跟踪,前方设置伏击,试图将运输队困在地下通道中。在这种狭窄的环境中,冰族的数量优势无法发挥,而敌人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发动攻击。
“改变计划,”炳争果断决定。“我们不从这个出口离开,继续在地下前进,寻找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