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沙先生走了 (第2/3页)
持,实力甚至还不如沙先生。”
“沙先生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外部,而是内部。”
“很难解决。”
“哦?”
说起江山,高文彪兴趣向来很大,话语道:
“老楚,缅府那么弱,都打不过一个私人势力?”
“确实打不过!”
楚千钧点头,侃侃而谈道:
“19世纪末,大英入侵缅甸,很快就把它搞成了殖民地。”
“之后,又把目光看向了掸邦。”
“当时的缅甸与掸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它们被大英强行合并之后,也是平起平坐。”
“直到1948年,缅甸先行独立,开始推行大缅甸主义。”
“第一步,就是宣传。”
“缅甸,在它的全盛时期,除了本土之外。”
“还占据了印度的东北部、老挝、泰国、华的一部分。”
“缅甸领导人特别喜欢给来访的外国政要参观、讲解。”
“这类极盛时期的地图。”
“他们告诉所有人。”
“他们以前是强大的,也志在恢复全盛时期的领土。”
“第二步,划高低,增强缅人自信。”
“缅甸是当今世界,极少有的。”
“以国家之力,官方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的国度。”
“大缅甸主义,颁发六级身份证。”
“缅族是一级,少数民族运气好一点,拿二三级。”
“运气不好拿四五六级。”
“缅甸华人、印度人、宗教份子,通通要驱逐。”
“不愿意走的,没有身份。”
“就算被杀了,也是白死。”
“而对于少数民族,要求是放弃本民族的身份认同。”
“连带文化、历史、习俗,全部改用官方主体。”
“所以,134个缅甸少数民族,全都自立山头反抗。”
“沙先生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掸族人。”
“他28岁就建立武装反抗力量。”
“收纳了很多当时逃到金三角的光头败兵。”
“他手下一半的军队,都会说汉语。”
“他领导的是掸邦,是当今最大的反抗势力,得到多族的支持。”
“人口三百万,军队五万。”
“要养兵,就要有钱。”
“金三角常年战乱,要什么没什么,只能种粮。”
“不是他一家种,其实都在种。”
“在他们那里,那东西就只是经济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