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交卷的日子 (第3/3页)
“天工”研发中心,地下五层,最高权限实验室。
这里的光线永远恒定在最适合研究的色温,空气经过上百次过滤,比阿尔卑斯山顶还要纯净。
巨大的环形空间里,数百名顶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正围绕着一个庞大的中心装置忙碌着。
那是一台由无数机械臂、传感器和量子处理器组成的精密怪物。
它就是“天工一号”的原型机。
过去的九十天里,这里没有白天和黑夜。
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的疯子,将沈岩提出的那个“给AI一颗艺术家的心脏”的疯狂目标,分解成数万个可以执行的模块。
他们吵过,骂过,甚至差点打起来过。
有人因为一个算法的最优解,三天三夜没合眼。
也有人为了一个数据模型的瓶颈,抱着脑袋撞墙。
但没有人放弃。
因为沈岩给了他们这个时代所有科研人员最渴望的东西——无限的预算,绝对的信任,以及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梦想。
而今天,是交卷的日子。
实验室的观察区,站着几个人。
沈岩,陈光科,林伯渊,还有林知尧。
林家父子是昨天接到邀请的,直到现在,他们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三个月。
对于一个传世的工艺家族而言,三个月,可能连培养一个新学徒入门都不够。
而沈岩,却要向他们展示,一个AI在这三个月里学到的东西。
林伯渊的心里,其实是存着疑虑的。
艺术,尤其是苏绣这种需要数十年沉淀的技艺,是能用数据和代码堆出来的吗?
他不信。
沈岩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对着话筒说了一句。
“开始吧。”
他话音刚落,实验室中央的“天工一号”缓缓启动。
上百只形态各异的机械臂,如同苏醒的金属章鱼,灵活地舒展开来。
其中一只机械臂的末端,夹着一根细如发丝的绣花针。
另一只机械臂,则轻巧地捻起一根天青色的丝线,以一种人类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完成了分丝、穿针的动作。
动作流畅得,仿佛演练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