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他为什么没有想到 (第2/3页)
最好的也只能做到8毫秒。这3毫秒的差距,就是‘行者’和‘废铁’的区别!”
“为了这3毫秒,我烧光了所有的钱,抵押了房子,借遍了亲友,最后……”
他说不下去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团队的离散,投资人的嘲讽,妻子的不解一幕幕画面在他脑海中闪过。
陈光科听得云里雾里,但他看懂了周启明的绝望。
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连市面上最好的零件都达不到要求,那还搞什么?
然而,沈岩的下一句话,却让整个实验室的空气都凝固了。
“为什么一定要用电驱伺服?”
周启明猛地睁开眼,一脸错愕地看着沈岩。
“不用电驱?那用什么?液压?气动?那样的体积和重量根本无法用在人形机器人上!”
这是行业共识,是基础中的基础。
他觉得沈岩终于问出了一个外行的问题。
沈岩却笑了笑,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油性笔。
“不,我说的不是传统液压。”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迅速地勾勒出一个复杂的结构图。
“我问你,你有没有听说过‘压电陶瓷纤维复合材料’?”
周启明愣住了。
这个名词他只在国外一篇极其前沿的论文里看到过。
那是一种全新的材料,在通电时可以产生形变,其响应速度,是纳秒级的!
“这种材料可以模拟生物的肌肉纤维,通过层叠和编织,制造出体积小、重量轻、爆发力极强、响应速度近乎零延迟的‘人造肌肉’。”
沈岩的笔尖在白板上飞舞,一个个精密的力学模型和能源传导路径被他清晰地画了出来。
“用它来替代传统的伺服电机,别说5毫秒,0.5毫秒的响应速度都不是问题。而且它的结构更柔性,抗冲击能力远超传统电机。”
“这套方案,我称之为‘仿生肌腱驱动系统’。”
沈岩说完,丢下笔,转头看着周启明。
整个实验室,死一般的寂静。
陈光科目瞪口呆地看着白板上那如同天书般的设计图,又看了看沈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