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3章 声望(第四更)

第13章 声望(第四更)

    第13章 声望(第四更) (第3/3页)

你先回内阁,我要去一趟兵部衙门,今日大宁总兵会回京述职,我要问些情况。”

    几人各自道别。

    待参加大朝会的群臣各自回到衙门后,朝廷加俸禄之事,顿时从各种渠道传遍了京城。

    街头巷尾但凡有人处,都有人在讨论这件事,普通百姓自然只有羡慕的份,那些也在加俸禄范围内的正式有品级的官员,又是一阵激动加叩谢皇恩。

    而后这个消息迅速从京城向顺天府地方以及大明其余十三省而去。

    地方官员的反应自然和京官不同。

    在地方上,能拿到火耗的可不仅仅是官员,还有那些吏员。

    但朝廷这一次所涉及的人,就没有那些吏员了。

    这也算是合理,吏员是贱籍,朝廷怎么可能给贱籍发俸禄,丢不起那个人。

    这次收获最大的实际上是县令,朝廷给县令的养廉银级别是四品官。

    其目的很明显了,就是要“重县令而压豪强,重县令而抑恶吏”。

    总说皇权不下乡,这次就是要加强县令的权力,让皇权能够更加深入帝国的肌理骨髓之中。

    大明有许多欺上媚下、惯从破家的要命县令,但也从不缺立志要做青天大老爷的县令,尤其是许多县令,心中还怀着理想。

    如今养廉银制度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控制县中的机会。

    这项制度的深远影响,必然在日后慢慢展现。

    此时的李显穆正在兵部之中。

    “枢臣,大宁总兵的拜帖已经送到,他的亲卫说他去五军都督府述职了,稍后就会来兵部述职。”

    枢臣是对兵部尚书的尊称,出自唐宋时主管军事的枢密使一职。

    地方总兵在平时接受五军都督府、兵部的双重领导,所以述职也要双重述职。

    如今又增加了向皇帝述职一项。

    按照流程是先向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述职后,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分别向皇帝呈递报告。

    而后他再进宫向皇帝述职,相互交叉验证,以防止他借着皇帝不懂军事而忽悠皇帝。

    李显穆对大宁总兵相当重视,当初大宁卫还是他建言永乐皇帝保留下来的,若非大宁卫在,阿鲁台进入大明境内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目前整个大明的战略防御重心,都放在东部草原上,这里是黄金家族的地盘。

    等了不多一会儿,便有兵部吏员走进汇报道:“禀枢臣,大宁总兵到了。”

    “请进来吧。”

    不多时,一个年约四十左右,身高八尺的汉子从外走进,皮肤一看就是久经风霜雨打的黝黑,走起路来龙行虎步,颇有威势,双手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从外表看,就是一员猛将。

    这便是大宁总兵朱荣。

    他身份也颇为不简单,出身贵族,是前任成国公的儿子,虽然只是个庶子,没有继承爵位,但从小就勇武过人,很得成国公喜爱。

    入仕以后,凭借身份和能力,一步步走到了大宁总兵的位置,算是勋贵二代子弟中的翘楚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