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0章 诸武

第10章 诸武

    第10章 诸武 (第2/3页)

 李显穆开口道:“陛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今京城诸事大概落定,该问外事了。

    先帝在时,每有蒙古略边,每御驾亲征,陛下不喜武事,必然仰仗于武臣,臣请陛下召见诸边总兵。”

    后世很多土木堡阴谋论者都会反复说一句话——“蒙古人是怎么绕过宣府,进入大明内部袭击了皇帝的军队,所以这一定是政变阴谋。”

    这就是完全不懂古代军事,明末时期皇太极进关一路绕过无数坚城,抄掠山东济南,靠的就是一手来去如风的骑兵。

    事实上,早在洪武永乐年间,蒙古人就随意进出宣府,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朝廷不太在意。

    古代军事重镇真正的作用是,切断后勤补给,防止敌人打持久战,那些劫掠是挡不住,也没打算费劲去拦的。

    土木堡之变一是明朝防御体系有问题,从一开始对西北防御就不足,后世九边重镇之中,有两三镇不存在,二就是堡宗和王振,过于脑残,且刚愎自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但防御体系问题是可以解释的,人不可能应对不存在的风险,从洪武到永乐时期,并没有来自西北的风险,自然不会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去建造军事重镇。

    李显穆也不打算那么干,他的军事思想是战略进攻型,九边重镇那种防御型的策略,他想不到,想到也不会提。

    殿中众人反应各不相同,从当今陛下上位后的种种举动来看,不太注重军事,他们没想到李显穆会在这个场合中,提出外事,不过想到李显穆兵部尚书的身份,倒也算是合理。

    朱高炽不注重外事自然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他没有远见。

    而是因为永乐皇帝五征蒙古,虽然后两次效果不大,但还是为大明打出了十年、二十年的和平。

    史书上那句“六师屡出,漠北尘清”,可不是吹捧,而是事实。

    相对比军事上来说,内政上朱棣花的心思少,于是问题也就很多,朱高炽将重心转到内政是很合理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

    新中国也是这样,抗美援朝后立刻开始经济建设,对越反击也是为了国内的经济建设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朱高炽略一沉吟后笑道:“年前的时候,明达说日后大明应当以内政建设为中心,大治十年,朕却没想到,明达会突然提起外事,不若明达将想法先向诸卿都讲一下。”

    李显穆眼中闻言一黯,他都有些怀疑十年这个词是不是有毒,周世宗曾经说“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然后突然崩殂,现在洪熙皇帝也命不久矣。

    若是洪熙皇帝真的能活十年,他今天不会在这里提出外事,可惜朱高炽活不久,有些计划就不得不改变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廷政策也是如此,政策延续是奇迹,朝令夕改才是常态。

    收起心中沉重,李显穆拱手道:“陛下,经过先帝连年用兵,漠北蒙古诸部如今对大明威胁不大。

    无外患则必有内忧,大明北部诸边,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