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法令终落 (第2/3页)
名复杂的眼神望向他,心中不由泛起丝好奇和紧张,朱棣也不由坐直了身子,等着看蹇义要如何反驳李显穆。
蹇义偏头望向李显穆,微微叹口气,而后对着皇帝肃然拱手道:“陛下,圣人说有错则改之,无错则加冕,乃是为圣人之道。
自永乐十七年末以来,朝廷上针对寒门法令之事,争论不休,诸位大臣各执一词,皆是为朝廷社稷所考虑,难分胜负、难言高低,恰说明,诸位大臣虽然理念不同,可终究都是为国考虑。
如今南京国子监中爆发了如此恶性事件,有些声音认为应当严惩这些士子,臣以为不应当如此,这些士子并未做错什么大事,也并非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
臣建议让这些寒门学子进京,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了社稷安稳,或许真的应该实行寒门法令。”
轰!
殿中几乎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望向吏部尚书蹇义!
殿中陷入了嫉妒的寂静之中。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方才听到了什么?
和李显穆在寒门法令上争锋相对两年多的蹇义,竟然突然认可了李显穆的想法,选择了认输?
让这些寒门学子进京,不就是彻彻底底的不再阻拦寒门法令了吗?
为什么会如此?
蹇义到底怎么了?
朱棣也以为自己听错了,“蹇卿,你说什么?朕方才好像听到你同意了李显穆的寒门法令。”
蹇义话说出口后也放松下来,将那些复杂的思绪收回,认真道:“臣依旧认为寒门法令不够公平,也选不出真正的人才,但如今南京国子监中爆发了如此严重的事件,若是朝廷处理不当,必然引发士林动荡,对大明社稷造成不利的影响,实行寒门法令,是最好的方法。”
在众人瞠目结舌震惊莫名的时候,李显穆却很是安静,他眼中迸发出精光,三年来,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认为蹇义算是个对手。
这一手以退为进,绝不简单!
蹇义怕是已经看出来了,放开寒门法令是必然的事情,他若是再执着于此,甚至执着于治那些学子的罪,只会牵连更广,如今迅速和寒门法令之事切割,才能够保护住真正的基本盘。
有趣。
看来这次不能直接将吏部尚书赶下去了,让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再坐一段时间吧。
朱棣也明白了蹇义的意思,这件有些出乎他意料的事情打乱了一部分他的计划,他强行平复了心情,又向其他人问道:“蹇卿所说,尔等都听到了,如今户部尚书李显穆和吏部尚书蹇义所言一致,其余诸卿呢?”
寒门法令这件事,一直以来就是李显穆和蹇义相争,背后折射出的是心理之争,其余众人无论心中如何想,自然也不会说了,中立的人不愿意掺和寒门法令和心理之争,其他人则大佬都选择偃旗息鼓,他们也只能跟着沉默。
“既然诸卿都没有意见,那就按照蹇卿和李卿所言,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待。”
皇帝拍了板,其余众人都再没有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