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七、问乡者的问候准备 (第1/3页)
    “老郑,这一次就全靠你了,一定要给它们来一次狠的!”
    建木一号太空电梯准备场,丁参谋长紧紧的握住了面前的郑国忠的手。
    为了确保“问乡”计划的成功,保证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处置,郑国忠主动请缨,带着应急操作小组和指挥团队准备前往“问乡”平台进行近距离操控和判断。
    虽说利用远程控制也可以完成,可是由于距离太远,再加上整个“问乡”模块的复杂程度和繁琐程度,指挥中心还是决定派出一支队伍驻扎在“问乡”平台上的控制中心,以便处理任何突发情况和确保任务的成功率。
    “放心吧,老丁。”郑国忠用力的回握住老战友的手。
    他的目光越过丁参谋长的肩头,望向远处直插云霄的建木一号电梯基座,那粗壮的线缆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就仿佛一道刺向天际的标枪。
    “只要“问乡”平台还在轨道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把这份“问候”,结结实实地砸在那些杂碎的脑袋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无比的自信和坚定。
    丁参谋长重重点头,不再多言,只是用力拍了拍郑国忠穿着全覆式外骨骼的手臂,那是信任与托付的节拍。
    郑国忠转身,面向身后整齐列队的六十二名队员,他们由专业的操作人员和指挥辅助人员组成,同样身着最新型的“愚公”戊丁型全覆式外骨骼。
    这些特殊的服装就像是太空服和外骨骼的结合体,全身覆盖着特殊的流线型的装甲,关节处有着精密的液压传动结构,背后是集成的生命维持与动力单元。
    深灰色的涂装和面部全覆式面罩此刻反射着阳光,看不清表情,只有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登梯。”郑国忠简洁地命令道。
    “是!”
    没有多余的应答,六十三人分成三组,高效而沉默地进入了早已准备就绪的专用载人电梯厢体。
    厢体内部不同于以往的型号,没有座椅,四周是坚固的缓冲结构和固定模块,内壁布满了各种接口和指示灯。
    郑国忠所在的首梯位于最前面,随着厚重的气密门缓缓关闭,内部照明系统逐渐亮了起来。
    “建木一号,任务小组准备完毕,请求发车。”他通过外骨骼内置的通讯系统直接与指挥塔台联系。
    “权限确认,批准发车。”
    “祝你们一路顺风。”
    “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车!”
    低沉的电磁加速嗡鸣声透过头盔传入耳中,带着一种撼动内脏的深沉力量感。
    一股强大的过载重力将郑国忠和他的队员们牢牢压在带有缓冲功能的舱壁上。
    “愚公”外骨骼内置的平衡系统和肌肉辅助系统立刻启动,有效抵消了大部分不适感,确保了乘员在高速上升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身体稳定。
    厢体沿着粗壮的线缆,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撕裂大气,冲向天际。
    通过厢体侧面加强过的观察窗,郑国忠俯瞰着脚下飞速远离的大地。
    首先是建木一号基地本身迅速缩小,紧接着,辽阔的三号大陆画卷在眼前铺开。
    他看到了那片被誉为“生命动脉”的三期长河水利工程,在阳光的照耀下,蜿蜒盘踞在大陆之上,将宝贵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渴的土地。
    曾经荒芜的区域,被一片片规整的绿色斑块点缀,那是曾经的核心农业区,特殊育种的速生植物被种植在那里,配合净化土壤中残留的污染。
    按照农科院的说法,至少需要三到四次轮植,才能将土壤里面的污染降低到安全的范围以内,到时候才有恢复自然农业的可能。
    尽管从这高度看去,绿色显得有些稀疏和斑驳,却代表了东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意志。
    更远处,大量新建的工地隐约可见,无数工程机械在其中穿梭,新的防御工事、能源节点、生产基地正在日夜不停地扩建之中。
    然而,太空电梯的高度越来越高后,景象便陡然一变。
    在三号大陆上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