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陈默:低调!网友:热搜先来一波! (第2/3页)
初就争议到现在的电影。
《731》!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今年最出圈的电影,没有之一。
事情还要从如今电影市场进入的“大宣发”时代说起。
众所周知如今电影市场彻底进入了“砸钱买票房”的时代,这个坏风气要说就是从《热辣滚烫》开始的。
当年这部电影号称投资3个多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根本花不了这么多钱——没有大场面特效,没有昂贵外景,演员片酬也不算顶流,钱都花哪去了?
业内人都心知肚明:至少2个亿砸在宣传营销上了!热搜包年、短视频轰炸、全网话题营销简直是把“不要脸”写在脸上。
要知道同样3亿成本的《流浪地球》可是实打实做了几千个特效镜头的科幻大片!
从《热辣滚烫》开始,可以说做了一个非常坏的榜样。
因为,这片子居然成功的爆了!关键是要知道这部电影,还是一部改编翻拍的电影。
结果就因为营销宣发做的好,居然爆了几十亿的票房,单纯的从商业上来说,堪称辉煌无比的成功。
从此以后,各大片方突然开了窍:原来根本不用好好拍电影,只要舍得砸宣发就行!
有那么一段时间,国内的国产电影,虽然也有过烂片大卖的情况,但是和如今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于是大家发现了真正的电影流量变现的密码,那就是让电影的宣发成为主角。
于是我们看到:
某爱情片投资1.5亿,1.2亿用在买热搜和雇水军上。
某悬疑片把钱都花在制造“烧脑”噱头上,实际剧情漏洞百出。
更过分的是某文艺片,明明是小成本制作,硬是把宣发费用做到制作费的5倍。
现在走进电影院,10部新片有8部都是营销吹出来的泡沫。观众就像被喂了一嘴色素香精的垃圾食品——看着鲜艳,吃着反胃。
最可怕的是形成恶性循环:烂片靠营销收割票房,赚到钱继续砸营销,好片子反而没钱做宣传,观众被迫吃屎。
这就像餐饮界的地沟油现象——最先用地沟油的饭馆赚得盆满钵满,逼得老实人也只能跟着用。现在电影市场就处在这样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至暗时刻。
《731》这部电影从年初就开始铺天盖地地炒作,营销手段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最早放出的风声是“这片子因为题材敏感要被封杀”,各种阴谋论满天飞,把网友情绪煽动得嗷嗷叫。
借用剧中高育良的台词来说就是:“这怎么能允许呢?”
果然成功引爆第一波流量,堪称群情激奋啊!
片方最鸡贼的操作是把上映日期定在7月,这个时间点选得简直不能更妙——既蹭了敏感时间节点的热度,又能借机炒作“上映受阻”的苦情戏码。
可是电影的定档本身也是营销的一部分啊!
事实上,去查的话,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档期根本就不是那个时间,什么被迫延期,助力巨大之类的本身也是营销的第二个阶段。
当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