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维护均田制 (第2/3页)
李承乾笑道:“火器一开始比较笨重,战争之中人们还是偏重弓箭。不过,时代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火器越来越轻便。这已经是小农经济之下,作为轻便,杀伤力最强的一种火器了。”
涉及武器,李世民的神经格外敏感,问道:“还有更轻便的?”
“有,不过现阶段工艺还造不出来,臣可以给您科普。”
“那你就不用科普了。”李承乾拿着火器,爱不释手:“你之前的说的轰炸机,我好几天都没睡好,日思夜想,这种东西怎么在大唐生产不出来?既然注定了不能拥有,我就不给自己惹来愁绪了。”
皇帝的太子又上马往前去了,尉迟恭带着儿子远远地跟着,整个人处于高度戒备。
李世民看着枪,发出疑问:“承乾,你说为什么一个王朝,就是逃脱不了覆灭呢?”
李承乾道:“生产资料过于集中,地方拥有了对抗朝廷的能力。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土地兼并。很多人总是觉得,一个王朝的灭亡,毁于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
那只是表象,实则王朝灭亡,源于豪强士绅的土地兼并。生产资料是政权存在的基础,现阶段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
每一次水旱洪涝,豪强士绅都会疯狂的进行土地兼并,流民和佃户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隐匿在豪强士绅的庄园里面,朝廷收的是人头税,人口都弄不清楚,税如何能收的上来?
那些隐匿的人口,就是黑户,不在朝廷户籍之内,朝廷征兵困难,国防力量大大削弱。可这些隐藏在豪强士绅庄园的流民和佃户,会发展成地方割据,与朝廷进行对峙。
大量的流民和佃户产生,让朝廷收不上税,国库没钱,朝廷的治理能力变弱,再有天灾人祸,朝廷无力收拾烂摊子,就会有更多的自耕农,出卖自己的土地和人身,成为豪强士绅的依附。
百姓是朝廷治理之基石,因为自耕农越多,朝廷的税收来源才能越广,自耕农越多,豪强士绅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