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乾隆提出配享太庙之臣 (第1/3页)
弘历站起身来,信手走到张廷玉近前,看向殿外蓝天:“朕是不会准予的。”
“而且是都不准。”
“既不准废火耗归公,也不准你衡臣辞官。”
“朕只愿意,让归公的火耗,在除了发养廉银外,划一部分归县衙!”
弘历的话说完后,张廷玉只是微微阖目,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
“近来山西可有声名不错的知县?”
弘历则突然问起张廷玉别的事来。
张廷玉立即转身面向弘历回答说:“平遥知县俞世治倒是素有清名,为学政沈文稿称赞。”
弘历点头:“那就廷寄一道谕旨给刘统勋,让他与此人试点此制。”
“嗻!”
张廷玉接下来也就回了军机处。
而或许是因为辞官之请没有被准许的缘故,张廷玉也就显得越发的垂头丧气。
鄂尔泰见他如此状态回军机处,还以为他在皇帝弘历那里吃了瘪,也就笑了笑问:“衡臣啊,是出了什么事吗?”
张廷玉勉强笑了笑:“有劳挂怀,倒也没事。”
随后,张廷玉就去拟了给平遥知县俞世治的谕旨,而交给了值班的军机章京,说:“速速核对此谕,不可耽搁!”
“嗻!”
鄂尔泰惊讶地看了向了张廷玉。
军机大臣的重要职责就是承接口谕,然后草拟圣谕,交由军机章京们核对,然后军机大臣自己再亲自核对重拟后,才交由皇帝审阅,最后才以廷寄名义发出。
而张廷玉还能承接口谕,自然说明,皇帝仍然信任他,让他传谕。
所以,这让以为张廷玉也招致皇帝不满的鄂尔泰,感到非常惊讶。
但,鄂尔泰也不好问张廷玉是拟的什么谕旨,只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因为,皇帝没有通过他传达谕旨!
张廷玉在传递完谕旨后,依旧是一幅不再受皇帝宠信的颓丧模样。
本就心里不是滋味的鄂尔泰,因此越发的连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张廷玉也没想到,他会因此让鄂尔泰生气。
他现在满心思想的都是,弘历不愿意废除火耗归公,和汉人士绅希望他代表汉人士大夫劝说皇帝废除火耗归公的矛盾。
所以,在接下来回府后,张廷玉就又传见朱荃,而对朱荃说:“火耗归公是太上皇所创,若废,便有悖孝道,陛下乃仁孝之子,自不会应诺,你且告诉南方诸贤,勿有此念。”
朱荃抿住了嘴,垂在大腿侧的手却捏成了拳头,捏得筋骨暴起。
但,朱荃脸上还是露出了笑意:“中堂说的是;近闻山东的内阁学士刘延清外放山西巡抚,可谓颇得圣眷,不知中堂可否手书一封,请他进谏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