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皇帝让贵族皆成鹰派,儒士的失败! (第3/3页)
同时,这些年轻八旗子弟也就不再相信汉人士绅那一套轻徭薄赋、乐善好施的宽俭之政,能够让大清长治久安。
弘历很愿意看见这种改变。
他觉得与其让旗人坐吃山空,还不如他们继续战死在战场上,去交更多的血税。
只是,这样的明史教材,没多久就还是以抄本的方式流传到了南方。
曾静也看见了这样的抄本,且为此对湖州好友沈在宽言道:“清廷对八旗子弟如此宣教明史,这是要依旧以追求霸业为主啊!”
“但无疑,这样的大清,武力也会更强,也会加大对我们士族管控的力度。”
“所以,还是别想着收拾旧山河了,接受现实吧。”
沈在宽惨笑了一下且捋须一叹说:“只能说,我们士人总归是自己误了自己啊!”
曾静道:“不能不想,还应该赶紧起兵,不然等着这些旗人长大,就真没有机会了!”
说着,曾静就把这抄本拿在手里:“我得亲自去见岳钟琪,劝他立即起兵!”
而在雍正六年九月,川陕总督岳钟琪在刚收到老十三暗示他要任宁远大将军的消息后不久,就遇到了张熙拦驾,且因此先见了张熙,而收到了曾静让他起兵造反的信。
张熙不由得劝道:“恩师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广皆有号召,只要公起兵,必有响应,而届时自可复明天下,还请公当早做决断!”
岳钟琪看了他一眼,只在心里思忖道:
“今上虽说严厉,也经常爱管各处兵站应驻扎多少兵,放多少门大炮这类的小事,但对自己这类武将也是真的厚重,哪怕是汉将,可谓一视同仁,要不然也不会让自己一武人任总督,这在以儒治国的王朝不可能出现!”
“如今,圣上更是要自己担任大将军,为筹足军饷不惜抄大户乃至抄自己宗亲贵族!”
“自己不能反这样的明主,而为儒生去重现一品武官见七品文官都得跪见的儒国之朝。”
“何况,今上内政甚明甚勤,不少汉人百姓更是得脱贱籍,而安于太平,自己这时起兵,只能遂部分狂生的愿,而不能得百姓之意。”
“而西北准噶尔又虎视眈眈,罗刹国也贼心未死,真要内部先大乱起来,他们会不会是第二个重演大清崛起的路?如此,天下汉人反而要受二茬罪!”
岳钟琪一想到这些就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