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雍正记笔记,弘历的语录让他大受益! (第1/3页)
“可惜!”
弘历只微微一叹。
“可惜什么?”
雍正拿起鼻烟壶来嗅了嗅,然后继续看起了奏折。
“如果他们在朱明亡国的时候自杀,还能得个殉节忠臣的名声,我大清还得给他们立个碑,建个祠堂,厚待其子孙。”
“可现在这算什么?”
“做了大清的官后才选择自杀,可见,他们自身存在的矛盾性。”
“同时,这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
“只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于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有所区别。”
“我大清入关之初,天下需要的是太平,所以,在当时,朝廷和官僚士大夫自己家族乃至个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但现在承平太久后,这个矛盾就又突显了出来。”
弘历说完后,就见雍正一直注视着他。
弘历见此,也就问道:“阿玛,儿臣可说的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只是说的太好了。”
雍正笑了笑。
“不过,你这话的风格太像朕了,甚至比朕还刻薄!”
接着,雍正就回过头,换了一只墨笔,抽出一张白纸,一边写一边道:“不愧是朕的儿子!”
“等等,你刚才说,矛盾非到过程完成之日,不会什么?”
“不会消灭。”
弘历一时哑然失笑。
他自然不会说,自己是因为知道雍正的性格,才敢这么挖苦明末时那些归附大清的大官僚大地主。
当然!
历史上的乾隆其实在刻薄方面也是像雍正的,甚至比雍正还刻薄。
毕竟,历史上,乾隆都直接编《贰臣传》,来挖苦为他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前明大官僚大地主了。
真可谓,当老板的都爱PUA。
不过,弘历也没想到,雍正会认真记下他引自后世的话。
“这话是没错,我大清与前朝本质上还没有多大的改变,矛盾也的确还没有消灭,朋党依旧存在,只是,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雍正这时又转过身来,看着弘历:“但也因此,你心里可以这么想,明面上可不能这样说啊!”
“作为宗室贵胄,还是要笼络这些人的,还得表现出应有的礼节来,我大清能取得天下,就得益于重用前明降臣,尤以太宗为最。”
“所以,他们就算道貌岸然,那也是朝廷栋梁,安民治学还得需要他们。”
“而他们如此轻易结束自己的性命,不再以天下为己任,绝望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也不利于我大清的长治久安。”
雍正的话,弘历自然明白,无非是政治上不能幼稚,真的以个人好恶来交结他人,可以在心里爱憎分明,但不能真的信儒家那一套,要以德治国。
“儿臣谨记!”
弘历刻意表现出了很受教的样子,让雍正满足一下教儿子的获得感。
无论如何,人再聪明,也不能表现得太聪明。
雍正见弘历谦虚的接受了自己的提醒,非常满意,觉得自己这位四皇子,绝顶聪明不说,难得的还没有骄傲刚愎之态。
为此,雍正更加笃定自己让弘历年纪轻轻就担任“议政王”是没有错的。
但雍正也对弘历寄予起了更大的厚望。
所以,雍正便在接下来对弘历直言说:“你册封侧福晋庆典在即,按例是要设小宴的,到时候,多宴请一些名士,尤其是江南名士,要好好笼络他们。”
“嗻!”
弘历明白,雍正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