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先知、预言和世纪难题 (第3/3页)
斯泰目前正在就读的学校,只能说奇特的联系又增加了,想把高斯和托尔斯泰联系起来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
有着上述种种条件,再加上回答世界各地的来信和会见登门求教的青年是高斯晚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喜欢倾听青年们谈话,同他们交朋友,因此米哈伊尔在花费了六个日夜终于抵达哥廷根后,他并未遇到太多的波折就已经得到了拜访高斯的机会。
毕竟高斯确实是一个大宅男,人生的后几十年他连出门远行的兴趣都没有。
顺带一提,高斯可谓是理财和投资的一把好手,而不同于牛顿在炒股这一块的冒险行为,高斯追求的是一种稳健的理财,即购买德意志各邦国发行的年金债券,主打一个稳健和细水长流。
与此同时,高斯还会亲自计算和比较不同债券的收益率、贴现率和风险。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数学能力,确保每一笔投资都达到最优的财务回报。他还有一本详细的账本,记录着他的每一笔投资和收益。
这样一来,等到高斯去世的时候,他留下的遗产几乎是一个熟练工匠几百年的收入。
只能说数学这一块确实让高斯老师给玩明白了.
而米哈伊尔不仅比较容易的得到了拜访高斯的机会,甚至说当米哈伊尔怀着敬意去拜访这位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巨人的时候,这位额头高阔、饱满、突出,满头稀疏的银发但眼神格外锐利的巨人,还颇为惊奇地主动用俄语开口问道:
“您就是那位来自俄国的作家米哈伊尔先生?我似乎在《泰晤士报》上看到过您”
米哈伊尔:“?”
高斯都知道我?
到底是欧洲真的小,还是我米哈伊尔如今真的称得上是个人物了
就在米哈伊尔陷入到有些巨大的震惊和惊喜当中的时候,确认了米哈伊尔身份的高斯却是兴致更浓,并且再次问道:“为何您会专门来拜访我呢?莫非您也对数学感兴趣或者有些研究?那么您有什么是想跟我交流的呢?”
米哈伊尔:“.”
虽然我很想跟您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数学交流,但我对数学的理解除了做题以外真的很难超出加减乘除之外的范围
米哈伊尔怀着格外沉痛的心情先是诚实地说明了自己的数学水平之后,接着便掏出一张稿纸说道:“我有一位数学家朋友,他有一个疑惑或者说猜想想让您看看.”
必须要说的是,再厉害的数学家也未必能够全能,而即便他们的兴趣再广泛,他们无疑都有着自己的主攻方向和最感兴趣的领域。
若是提出的问题跟他们的方向和领域相差太大,他们也很难会花费太多时间去专门研究。
像高斯的话,太过具体的内容米哈伊尔并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相对比较清楚的是,高斯一生都对素数着迷,他对素数分布等有着非常深入的探索。
而米哈伊尔在将稿纸递给高斯的同时,也是说出了这一猜想的名字:“它叫孪生素数猜想.”
具体是什么解释起来有点困难,用比较通俗的说法来讲的话,这一猜想与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等齐名,并且始终是数论科普书籍或教科书无法绕开的里程碑式问题。
在这个时间点的话,它还未被人正式提出。
高斯在听到这个名字后虽然一下子就来了点兴致,但他并未急着开始研究,而是先颇有兴致的跟米哈伊尔聊了一阵,聊到最后,高斯也是问米哈伊尔要了他这位数学家朋友的通信地址,接着便正式送走了已经有些满头大汗的米哈伊尔。
等到终于闲下来后,高斯才终于是看起了这一格外简短的猜想,最开始的时候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许还有些漫不经心,但看着看着,他的目光逐渐认真了起来,神色也凝重了不少,接着他便下意识地摸索起了纸笔
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在将这样一个世纪难题送到高斯手中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任务了,至于高斯老师能不能行,米哈伊尔只能说这不是他应该操心的事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米哈伊尔又拜访了年迈的高斯一次,并且再次确定好了一些需要确认的信息,接着米哈伊尔便准备拍拍屁股离开这个让他满头大汗的地方了。
坦白说,如果不是这年头照相什么的太过麻烦并且哥廷根这边也没有,那么米哈伊尔真挺想跟高斯老师合张影的
但不管怎么说,米哈伊尔离开哥廷根的时候感觉一切都还挺顺利和圆满的,于是米哈伊尔便向更远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