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52、正宗巴黎爷、伦敦爷的威力

252、正宗巴黎爷、伦敦爷的威力

    252、正宗巴黎爷、伦敦爷的威力 (第1/3页)

    在康德以后,很快就冒出了尽是玩弄字词的诡辩者。他们乱用莫测高深的字词,把他们时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烦腻和厌倦,然后就把这些人吓得从此远离哲学,不再信任这种学问。

    但现在,某一更具思想能力的人将会出现,使哲学重新恢复其荣誉。

    ——1820年叔本华在柏林大学开课时的第一句话

    作为德意志联邦中一座重要的自由城市,法兰克福自中世纪以来便是重要的贸易城市,它位于欧洲贸易路线的交汇处,并且以集市和金融闻名。而早在公元 1150年,法兰克福便已经有了正式的贸易展览会。

    像这样一个地理位置重要且商业往来较多的地区,自然而然的会涌现出不少名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大事件发生于此。

    就像在1567年,一位犹太商人在法兰克福的隔都建造了一座房子。这所房子有一个红色的招牌,德语是“roth Schild”。他的儿子以家族的名字为姓氏,因此家族被命名为“罗斯柴尔德”。

    在1749年,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和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便诞生于此。

    而到了1848年,法兰克福的市民受到革命老区法国的召唤,热情洋溢地走上了街头,并在最终成立了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在这里商讨为德国制定一部统一的自由宪法,建立一个由民选议会治理的统一德意志帝国。

    经过一番波折后,他们最终选择实行君主立宪,并选举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德意志皇帝,但信奉君权神授的威廉四世拒绝加冕:“我不会戴上来自贱民手中的王冠”,最终革命被镇压,议会被迫解散。

    而在1846年这一年,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许多东西似乎都已经有迹可循。

    不过在事情真正发生之前,法兰克福的市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继续自己平平无奇的生活,阿图尔·叔本华便是如此。

    时年五十八岁的他生活一如既往的规律,早上7点到8点起床。洗完冷水澡以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一直写作到中午。等到结束工作后他便穿上正式的衣服去一间名为“英国饭店”的餐馆用膳。

    用餐完毕他就回家一直阅读到四点钟,接着便带上他的卷毛狗一起散步。

    等到六点钟,他就准时到达图书馆。图书馆的阅览室阅读英国的《泰晤士报》。这方面叔本华颇为赞同他父亲的说法:“从《泰晤士报》,你可以知道一切你想要知道的东西。”

    今晚同样如此。

    可当叔本华看到《泰晤士报》上的一则简短的新闻时,他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血字的研究》的作者米哈伊尔先生疑似已经离开伦敦,这似乎反映了什么.”

    叔本华:“?”

    除了反映出他已经离开了伦敦还能反映出什么?

    肃穆、沉着的《泰晤士报》什么时候这么容易大惊小怪了?

    不过对于这位名为米哈伊尔的作家,叔本华近来在英国的报纸上可是看到了许多跟他有关的消息,天知道这位作家究竟是怎么回事,总是能做出一件又一件令公众感到诧异的事情。

    甚至说,在法兰克福也常常有人会讨论这位作家。

    毕竟在1846年的德意志知识界,法国文化代表着“现代”、“时尚”与“文明”。巴黎是欧洲的文化之都,法国文学在德意志的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备受人们追捧。

    与此同时,英国文学,特别是沃尔特·斯科特爵士的历史和拜伦勋爵的诗歌,在德意志有着深远的影响。查尔斯·狄更斯在此时也已经崭露头角。

    而法兰克福作为重要的出版和书展城市,会有大量的英法被翻译成德语并流通。一个有教养的法兰克福市民家庭的书架上,几乎肯定会有几本法国或英国的德语译本。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二十来岁的俄国年轻人横空出世,在法国写法语,在英国写英语,然后竟然全都取得了成功?!

    如此传奇的经历,让他几乎成了近一年来最为流行并且被人讨论最多的诗人和作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