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02、曲谱与寸止的肖邦

202、曲谱与寸止的肖邦

    202、曲谱与寸止的肖邦 (第2/3页)

不是太进步,但它呈现出来的表现力已经足以弥补掉很多东西,而观念这一块老陀和老托也是一样的,虽然他俩都是老保,但他们用独特的语言铸就出来的艺术表现力可谓是无与伦比。

    这样的天赋才是真正独属于伟大作家的东西,即便是一模一样的故事一比一复刻,换作其他人来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味道。

    乔治·桑似乎并不具备这种伟大的禀赋,而尽管米哈伊尔已经想好要在法国的沙龙上谈一谈跟文学理念相关的东西,但肯定不可能一上来就打别人的脸,更何况今晚的这场沙龙的主题也并不属于文学,在场有不少人都是为米哈伊尔而来,但同样也有很多人是为了肖邦的演奏而来。

    毕竟众所周知,肖邦不愿在公共场合演出,甚至这种习惯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光是听到公开演出的消息肖邦都会惊慌失措,而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巴黎的上流社会有非常多的人都以能够听到肖邦的演奏为荣。

    而这一次的话,已经在巴黎社交场上消失了许久的肖邦不仅刚从乡下回来,而且据说这一次他还带来了新的曲子,因此无论是沙龙的主人还是宾客们,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在为这场演奏做准备。

    对此米哈伊尔倒是觉得也挺好,毕竟能够亲耳听到肖邦的弹奏,又何尝不是在见证历史呢?

    不过在听演奏前,米哈伊尔先是简单跟乔治·桑聊了一会儿,接着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混到了别的区域,当米哈伊尔开始优雅地吃东西的时候,满头大汗的屠格涅夫则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啊!

    虽然他们两个叽里咕噜的听不太懂,但应该是没聊音乐上面的事情,要是真聊了的话,那我之前说的话岂不是害苦了米哈伊尔?

    而有时候可能真的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当屠格涅夫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就在这时,一位看上去有些轻佻的男人便走向了米哈伊尔。

    就在屠格涅夫觉得对方有点眼熟的时候,这个男人就已经用颇大的声音问道:“米哈伊尔先生,我之前听您的朋友屠格涅夫说过,您对音乐也颇有见地,不知您对肖邦先生的音乐有什么看法呢?”

    屠格涅夫:“?”

    我说的是米哈伊尔略懂一点,什么时候说他颇有见地了?!

    真是可耻的污蔑!

    而还不等屠格涅夫开口反驳对方,米哈伊尔就已经微笑着回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有时候难免过分称赞我。实际上我正式接触音乐才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只能说稍稍有一些了解。”

    “哦~~这样啊。真是遗憾,您小时候竟然未能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可是好东西”

    虽然嘴上说着遗憾,但这个男人却是满面笑容,拉长他的语调的同时,还略带挑衅地看了屠格涅夫一眼,似乎像是在说:“看吧!我就知道!”

    面对屠格涅夫造的孽,米哈伊尔确实只能说没有太好的办法,他的钢琴虽然一直都有在练,但实际上因为各种事务上的繁忙,米哈伊尔的练习时间确实不算太多。

    不过就在这个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的男人想要继续说下去时,刚才一直苦于不知道跟米哈伊尔再说点什么的肖邦却是眼睛一亮,接着他便难得地主动邀请道:“音乐上的事情吗?您要同我聊一聊吗?”

    既然肖邦主动帮忙解围,那么米哈伊尔也是拉上了脸色有些难看的屠格涅夫走了过去。

    而对于屠格涅夫来说,他倒不是因为对方的挑衅而生气,而是对对方话语里面对米哈伊尔的轻视感到生气,与此同时,他在这一刻也是真的反思起了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该把有些话说太满.

    当屠格涅夫这么想的时候,米哈伊尔可谓是压力山大,毕竟跟肖邦聊音乐上面的事情,正常来说有几个人能聊得来?

    更别说当他们说话聊天的时候,不远处的其他人几乎是时不时地就看向他们这边,有些人脸上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容的同时,似乎还小声聊起了什么。

    没办法,像音乐这种东西,几乎可以说是这年头富裕家庭的必修课,而不太懂音乐无疑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这种问题不算致命,但肯定还是能让一些人一下子就找到优越感。

    有点满头大汗的米哈伊尔:“.”

    好好好,都这样是吧.

    “肖邦先生。”

    米哈伊尔稍稍打断了一下谈兴颇浓的肖邦:“我这里有一张不完整的曲谱,能否请您看看写的如何?”

    坦白说,有些东西让米哈伊尔自己来确实不合适,而由于他现在的钢琴和乐理水平一般,很多考验和打量他也未必招架得住,但是

    “当然,这不是我写的,是我认识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作曲家写的,他对自己的作品不太自信,所以只做了署名:.,能否劳烦您一下呢?”

    有什么话跟.说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