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01、我竟同他一见如故?!

201、我竟同他一见如故?!

    201、我竟同他一见如故?! (第2/3页)

那些文章,你就不可能不对这位年轻的先生产生好奇了。而且你之前不是说过要跟他讨论音乐吗?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吗?”

    “那只是一时的气话,难道真能指望一位对音乐只有一定了解的人跟我交流吗?算了吧,反正我是不想同他有什么交流的。”

    “你就按你的心意来吧,不要过分的失礼就好。”

    在说完这句话后,乔治·桑也是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作为一名生性敏感、容易动感情的天才音乐家,肖邦从来就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他对待很多时候都格外挑剔,他讨厌一切喧闹的争论,讨厌别人衣冠不整,特别讨厌一切丑恶言行。

    而他最喜欢的环境,则是摆设令人赞叹的沙龙,里面坐满举止高雅、喜爱音乐的美女,她们在半明半暗中等着听一首吐露隐秘的《夜曲》。他喜欢使高雅的听众深深地陷入沉思,继而突然间以英勇豪迈的感情,歌唱受苦受难的波兰,打动他们的心。

    很多时候,乔治·桑对待肖邦确实就像是在对待一个敏感的孩子。

    而在尽力使肖邦平静下来后,看着在场一位位似乎正在等待什么好戏发生的客人,乔治·桑顿时就感觉有些头大。

    巴黎的社交场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隐瞒秘密的地方,当乔治·桑无意间将一位俄国年轻人将来她这里做客的消息透露出去后,仅仅一两天的功夫,就有不知道多少人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这之后,乔治·桑顿时就发现自己家的这场沙龙的来客数量正在迅速地增多,以至于她不得不发表声明不能再接待更多的来客,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想要钻空子进来。

    在这其中有人是出于好奇,有人则是想验证一下报纸上的那些新闻究竟是不是真的,还有人则是想见识一下他身上那套据说很标新立异的衣服,更有人是想观察一下那位俄国人和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然后写成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卖给报社和杂志,以此挣得一笔还算可观的外快。

    乔治·桑当然不想看到眼前这副热闹却又有点诡异的景象,但是她又怎能想到一位刚来巴黎没多久的年轻人就能引来这么多的关注?

    他到巴黎有一个月的时间吗?

    一个月的时间都能有这样的动静,要是让他待一两年那得变成什么样子?

    乔治·桑在想着这些事情的同时,她也无疑是注意到时间已经不早了,因此她便不自觉地朝门口看去。

    至于她家的沙龙,当然也是在一间宽敞、装饰华丽的客厅里举行,天鹅绒沙发、镀金椅子、大理石壁炉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装饰,而空气中则混合着雪茄、香水、蜡烛和咖啡的气味。

    而不多时,她家的门口果然就像她所设想的那样出现了两个人影,其中一个人正是此前她已经十分熟悉的屠格涅夫,身材高大穿着地道的巴黎体面人的衣服。

    至于他身边的那个人,似乎压根不用任何人介绍别人就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就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他穿着一身新颖的衣服,拥有一眼就会让人忘不了的长相,脸上还带有一种混合着年轻人的好奇与年长者的成熟的奇特神情。

    当然了,要米哈伊尔来说的话,他有个蛋的奇特神情,最多就是既好奇的想左瞅瞅右瞅瞅,但又不得不维持一下体面人的形象.

    不过他本人的想法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他的观感。

    乔治·桑在发现两人后不自觉地就多看了两眼,在场的其他人更是齐齐将目光放在了那位最近引起了很大反响的年轻人身上,偶尔还出现了一些颇为隐秘的议论:

    “他的衣服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被哪个可耻的裁缝给骗了?”

    “材质看上去是极好的,而且这么长时间他怎么可能没意识到?或许他跟乔治·桑有一样的兴趣,喜欢穿一些独特的衣服。”

    “不过这套衣服看上去倒是既舒适又体面但是还不够体面,根本显示不出身份的差别。不对,乔治·桑将穿着男性服装作为她追求两性平等的外在表现,那么这样一身衣服是在追求什么?莫非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我看到过对他的《海底两万里》的评论文章,莫非他确实是一位自由和平等的爱好者?”

    “我倒是单纯的觉得这身衣服不错,用在一些场合当作便服还算不错,就是不够体面”

    像是米哈伊尔身上的这套衣服,这些天围绕着它其实也发生了不少事情,路人的关注尚且不提,只说米哈伊尔认识的人的话,首先肯定还是《世纪报》的老板迪塔克,尽管他也认为这身衣服不足以彰显身份,但它的舒适以及它在米哈伊尔身上的效果,最终还是让这位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