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下层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2/3页)
最新的减震弹簧,车身却用高档木材打造,马车内部能够容纳八人,内部都用的高档绫罗绸缎。
只不过拉车的马都是普通的马,这让苏泽有些疑惑,堂堂成国公府,难道还养不起几匹好马?
可能是看出了苏泽的疑惑,朱时泰说道:
“府内的好马都捐给武监了,这匹马是家弟从广西送回来的,这马虽然矮小,但是耐力还是不错的,京师的马车反正开不快,用这种马正合适。”
这位年轻的成国公果然是聪明人。
“苏检正对这马也有兴趣吗?明日让人送两匹去府上?”
苏泽摇头说道:
“多谢国公美意,苏某很少乘坐马车出行,还是不要埋没这些良驹吧。”
朱时泰并不在意,也没有继续客气,而是和苏泽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
“苏检正,您对赵阁老的兵部改革怎么看?”
苏泽看向朱时泰,在他看来,这位年轻的成国公,是勋贵之中第一的聪明人。
定国公徐文壁只是办事妥当,为人谨慎,但是论才干也只是中人之资。
他能成为现在的勋臣之首,还是因为他深受皇室信任,又能办好祭祀工作,属于靠着给皇帝代祭,熬成了元老重臣。
但是成国公府在几次军事改革中都很有洞见,武监成立就将胞弟送入武监,最近几次勋贵的行动中,都能看到成国公在背后的身影。
朱时泰突然说起了赵贞吉推动的兵部改革,苏泽疑惑的问道:
“国公有何高见?”
朱时泰说道:
“高见谈不上,只是觉得赵阁老的改革势在必行,可兵部如此冥顽不灵,非要违逆大势,实在是可笑。”
苏泽明白交浅言深的道理,他和成国公朱时泰就是几面之交,对方突然和自己说这样的话题,苏泽有点后悔上他的马车了。
身为中书门下五房的正印官,苏泽现在的地位也不一样了,必须要谨言慎行。
但是朱时泰提到了赵贞吉,难道赵贞吉为了推动兵部改革,竟然和勋贵联系上了?
这个猜测未免太离奇了。
苏泽看向朱时泰,等待对方说话。
从紫禁城正门到西苑入口,也就是一炷香的车程,所以朱时泰直接的说道:
“苏检正不是很清楚,赵阁老和兵部之间的具体分歧吧。”
苏泽点头。
他虽然统领中书门下五房,但是赵贞吉的政治秘书是兵房主司,苏泽也不会干涉各房的具体事务。
苏泽和赵贞吉是姻亲,但是因为他和高拱的特殊关系,所以也不方便和赵贞吉走得太近。
苏泽和赵贞吉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熟悉的陌生人”。
苏泽知道赵贞吉和兵部的旧怨,认为他和兵部之间主要是权力的斗争,并不是很清楚赵贞吉和兵部的具体分歧。
朱时泰说道:
“赵阁老认为,如今的兵部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体系了,希望对兵部整个框架都进行改革。”
“但是兵部并不这么认为。”
苏泽问道:
“兵部不适应当今的体系?”
朱时泰看向苏泽,疑惑的问道:
“这个变革不是苏检正搞出来的吗?难道你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朱时泰继续说道:
“苏检正,我朝设立之初,是用的太祖定下的卫所世兵制度,这套制度的弊端有很多,这才有了后世的各种改革,但是唯有一个好处,是历朝历代都比不了的。”
“世兵制度的维持成本很低,一些卫所可以自给自足,另外一些只要地方上均输一些物资过去,也能维持卫所运转。”
“卫所的兵员补充、战斗训练,都是在卫所内进行的,朝廷要做的就是监督就行了。”
“所以我朝的兵部,只设有武选司、职方司、车架司和武库司四个清吏司。”
“武选司掌选授、升调、承袭、功赏。”
“职方司掌舆图、军制、镇戍。”
“车架司掌军用的驿站、禁卫、仪仗、厩牧。”
“武库司掌军械、案牍、符印。”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