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北境美食之大明锅 (第2/3页)
瓷瓶身,金属瓶盖的罐头,肉可以放置半年不变质。
在东北这种天气下,更是能储存一年。
沈佩的发明被苏泽知道后,立刻在大同等肉价便宜的地区建设了罐头厂。
大同和草原互市,牛羊肉价格便宜,这些牛羊运输损耗不小,没办法长途跋涉运到辽东。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制作成罐头之后,商人可以运输到京师,然后装船海运到辽阳。
李成梁刚开始的时候,也很喜欢这种罐头。
但是上一次野外行军了一个月,李成梁吃了半个月的罐头,就已经受不了了。
明军的军官也都差不多,刚开始的时候对罐头肉很喜欢,但是长期吃这玩意儿,闻到这味道就想要吐。
罐头肉竟然如此美味?
李成梁拿起大勺,翻动大锅,罐头肉下面是东北冬季常吃的白菜,还有一些水师中流行的豆芽。
白菜可以放在地窖储存一个冬天,豆芽只需要合适的温度就能发芽,也是军中手册明确要给士兵补充营养的军粮。
除了这些之外,就是营地里能弄到的食物。
加上调味料,这么一口大锅炖上,李成梁竟然觉得不错。
“这怎么是朝鲜人发明的?”
夏忠孝老老实实的说道:
“都护,您知道的,这罐头肉咱们实在是吃腻了,但是对朝鲜士兵来说可是美味。”
“末将这个哨所,周围有四座朝鲜联防营地,以前咱们这里吃不掉的罐头,那些朝鲜人都会讨要去,就连开封了变质的都要。”
“末将后来才知道,这些朝鲜人在国内连饭都吃不饱,别说是肉了。”
“他们把罐头肉这样放在一起乱煮,竟然还别具一番风味。”
“这一锅吃完,最后还要放点面条,黏黏糊糊的汤混合着面,出去值岗身体都是暖暖的!”
“朝鲜士兵说这锅是大明所赐,所以起名大明锅。”
“末将去巡营的时候觉得味道不错,也让厨子去学,平日里士兵们也会这么弄来吃。”
原来是那帮朝鲜兵发明的啊!
李成梁点头。
屯田司马唐谨行入朝之后,果然从朝鲜要到了援兵。
这些朝鲜士兵身体素质和军事能力都很差,但是用来守卫哨所倒是也够了。
夏忠孝这类偏远的营地,都会设置一个以汉人军队为核心的哨所,在哨所四周则是朝鲜等仆从军的营地。
汉军对于仆从军的要求不高,在遇到敌人袭击的时候能发起预警,能够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汉人援军抵达就行了。
这些朝鲜士兵本来是不情不愿,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跟着大明打仗真香!
朝鲜是“主动”出兵的,大明的将领也不忍心看着这些朝鲜兵冻死,于是上奏朝廷,将明军淘汰的冬衣发放给他们。
虽然是淘汰的冬衣,但是对朝鲜兵来说这可是想也不敢想的福利!
后勤也是一样,在保证汉人军队的充分后勤之后,朝鲜军队也能分到食物,在夏忠孝这样偏远的营地,朝鲜营地的补给标准也有汉军的一半,口粮是管饱的。
这对于朝鲜人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标准了!
很多朝鲜士兵在朝鲜国内都是吃不饱饭的,现在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吃上肉。
李成梁“官兵同乐”了一番,果然等整个锅吃到了最后,加上面条一起炖完,整个锅的味道都融入面汤中,吃的李成梁大汗淋漓,直呼“痛快!”
只可惜现在是营地中,不能喝酒,要不然在寒风呼啸的室外,在温暖的室内炖上一口“大明锅”,再加上几杯美酒下去,那才是神仙的日子!
但是李成梁不敢。
随着他的官品提升,李成梁越发的谨慎。
都护府司马段晖,执行军纪铁面无私,谁也不知道这个哨所里,有没有段晖的耳目。
和自己做梦都想要扶正这个都护府都护一样,段晖做梦都想要赶紧回到京师。
所以段晖在军中严格执法,就连李成梁这个副都护也不敢轻易触犯军纪。
他和段晖的关系本来就不好,若是被他抓到把柄,肯定会被对方狠狠弹劾。
在夏忠孝的哨所中巡查完毕,李成梁策马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