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43章 文明分类论

第443章 文明分类论

    第443章 文明分类论 (第2/3页)

山中追缴。

    伴随着进入冬季,深入山中清剿变得十分的困难。

    整个辽东地区,适合农耕的就是辽河流域的区域。

    辽河再往北,苦寒不说,还有大量的冻土沼泽,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这里都是无法生存的。

    往西是通辽地区,这里和草原相互连接,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区域,如今大明已经设置通辽棱堡,控制了这个区域。

    辽阳的东北方向,也就是三江平原,苏泽原时空的佳木斯等地区,这里是野人女真的地盘。

    这些野人女真,以渔猎为生,对大明还算是归顺,大部分时候算是服从大明朝贡的。

    最麻烦的,就是和朝鲜接壤的长白山地区。

    这里就是建州女真活跃的地区。

    建州女真也是最难对付的。

    李如松回忆苏泽提出的“文明分类论”。

    苏泽在武监的授课的时候,提出一种文明划分的理论。

    通过获取食物的方式,来划分文明的种类。

    中原文明就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所以中原文明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政权都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建立的。

    除了农耕之外,就是汉人的老对手游牧民族了。

    游牧民族有很多,从匈奴到突厥,然后是蒙古。

    这些游牧民族的崛起路径都是差不多的,他们生活在物资更贫瘠的草原上,以游牧为生,依靠牧群组成部落,然后通过养蛊式的发展,最后出现一个强大的草原政权。

    这两种是常见的,不常见的就是渔猎了。

    当然,对于李如松来说,渔猎部落还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就是野人女真吗?

    渔猎部落,顾名思义,就是以渔猎为生的,通过渔业和捕猎来获得食物。

    和游牧不同,渔猎部落要逐水而居,定居点比较固定。

    所以其实野人女真对大明是很乖顺的。

    原时空也是这样,野人女真长期都被建州女真压迫和掠夺,一直到最后才加入到建州女真中。

    甚至蒙古人都要更早和建州女真结盟。

    如今野人女真也是大明的藩属之一,为大明提供黑貂、东珠、人参等珍宝,他们通过辽河朝贡贸易,很少和大明起冲突。

    按照苏泽的理论,游牧和渔猎民族,都不会是大明的大患。

    原因也简单,游牧和渔猎民族,没有农耕技术就没有稳定食物产出,就无法形成稳定的政权。

    他们可能会因为部落的勇武而兴起,但是随着火器时代到临,游牧渔猎民族的体能和骑术优势都在被抵消。

    普通大明士兵,使用火器都能够轻松杀死一名健壮的蒙古勇士。

    火炮更是让游牧民族本来就孱弱的防御更不堪一击了。

    棱堡可以控制重要的区域,让游牧民族迁移的优势都丧失了。

    苏泽在课堂上说,最危险的是混合地区的族群。

    比如建州女真。

    长白山地区虽然是山区,但是也有可以耕种的盆地。

    建州女真长期吸收大明的技术,也发展出来了农耕技术,也在长白山里耕种。

    他们也保留了渔猎的种族特性,可以放弃据点躲入山中生活,正如现在安东都护府遇到的问题,一旦到了冬季,对建州女真的围剿工作就要暂停。

    春季辽东汉人也要耕种,一年中真正能够作战的时间不多。

    遇到大明强势的时候,建州女真就缩回长白山中,大明不熟悉长白山的地形,也无法在雪山中长期作战,只能退回去。

    混合地区的建州女真,会吸收大明的先进农耕技术和政治军事制度,比如建州女真本来就是大明的边卫,也掌握了大明的军制,熟悉大明军队的作战方式。

    再比如之前被李成梁斩杀的建州女真首领王杲,王杲在建州女真已经设立官府,开始任用流官来管理农耕地区。

    建州女真控制了长白山地区,又能够再利用贸易通道,卡住更偏北地区的野人女真,从野人女真之中补充兵员,通过压迫这些“同族”来获得更多的物资。

    原时空,女真的精锐兵员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这类混合地区的部落,往往兼具有农耕区和游牧渔猎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