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少年 (第2/3页)
山风吹来,将茶叶蛋的香味飘得很远。
跟在公子礼身边的鹿似乎很不喜这种茶叶蛋的香味,它卧在上风口,正在躲避从小锅冒出来的茶香热气。
李斯近来最喜吃茶叶蛋,每天都要吃三两颗,但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不舒服。
但每天偶尔尝一尝,李斯十分享受。
一边吃着,李斯又拿起一卷书,看着书中的内容。
听闻新帝劝导官吏们学司马欣的行事作风,而现在司马欣真的成了天下官吏的榜样。
还听闻,新帝让一个叫陈平的在各县书写了标语。
而这些标语如今都被记录了下来,李斯正在看着。
书中的内容很简单,都是劝人居安思危,劝人向善且戒奢以俭的话语。
这些话最是让李斯满意,其实李斯也不喜当年贵族们追究奢靡之风。
爷爷似乎觉得有些沉闷,就先离开了,看起来是要去山中散心,就只让夏无且与两个侍卫跟着。
礼到了李斯身边,询问道:“老师,父皇以后该如何治国呢?”
李斯感慨道:“老朽也不知啊。”
礼道:“那我与兄长要如何帮助父皇治国?”
李斯将手中写满标语的这卷书交到小公子手中道:“老朽年迈了。”
翌日,礼就早早睡醒,下了骊山的行宫,与早起的丞相告别之后,就坐着车驾去了潼关城读书。
近来的潼关城越来越多,礼在这里自然是有一群同龄人朋友,其中一位就是公孙弘。
公孙弘比礼年长三岁,是淄水人士,熟读春秋,也算是这一年潼关学子中的年轻翘楚,其学识了得。
还有一个叫做晁错的人,与公孙弘同龄。
礼与这两人常常走在一起。
晁错熟读法家典籍,尤其关中书籍中对法学的理解,尤为有见地,常常受到关中夫子的赞誉。
而晁错也是一个立志要在秦廷任职,要在将来位列九卿。
三个少年人坐在渭水河边,想着各自的事,一时间无言。
“夫子喜回来了。”公孙弘说了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