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又遇 (第2/3页)
夫,他走到河岸码头,望着诸多精美画舫,刚想挑一搜上去瞧瞧,却忽然被一老一少吸引了注意。
那老者精神矍铄,鬓染霜色,看起来至少已年过知命,他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眉清目秀的锦衣少年,看起来是位随身童子。
秦文上下打量了两眼,发现这人头戴解鹿冠,穿的既不是官服也不是便服,而是一身霜白的鹤氅,便能把这老者的身份猜出了一半。
南明崇儒奉道,道教儒门地位超然,这身鹤氅,可不是一般人能穿的。
更何况,老者腰间躞蹀带上还挂了一枚墨蛟玉符,玉符旁边的小叶紫檀令牌上,阳刻了“引仙护道”四个小字。
“登真塔的无量道士?”
念及此处,秦文脚步轻移,不露痕迹地跟在这二人身后,随其余客人上了他们选定的画舫。
就在这时,那锦衣少年突然转过头看了秦文一眼,皱了皱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怎么了?”
鹤氅老者察觉到少年异动,低声问道。
“没什么,只是这个人身上,似乎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少年回头,抬步上了船。
“熟悉?这个女娃娃?”
老者瞥了秦文一眼,虽立刻看破他是在女扮男装,但却并未从其身上探查到什么熟悉感。
眼瞅着画舫上,鸨母已凑到了少年近前,老者略一思量,暂将秦文这个陌生人记在心里,没什么动作,转身就跟上了少年。
秦文也被少年的动作吓了一跳,不过没在面上表现出来,反而故作姿态,饶有兴致的回望过去,脚步亦没有停下。
“博士,且去岸上打壶神仙酒,再做碗辣鱼汤,我家公子刚回金陵,乏得很。”
进了画舫,上得二楼,就听那老者指了指淮水畔,堤岸边一间黄墙灰瓦的小店,开口吩咐道。
“神仙酒?那是什么?”
秦文看着小店门口挂的齿边青招子,那白底的布面上写着“神仙酒”三个墨字。
“公子,这家可是间老铺子,据传是南朝梁时期,一位名唤酒剑仙的道家真人云游至此,与店主结缘,将随身葫芦投入河畔水井之中,那井便化作一口酒井,井水尽成美酒,神仙酒因此得名。”
许是听到了秦文的喃喃自语,一直随侍身侧的车夫主动出言解释道。
“这店家为了卖酒,想的法子还真是别出心裁。”
听完车夫解释,秦文哑然失笑,他能猜到这大概是古代的广告,索性也点了些吃食。刚刚他在旧院里一直在喝酒聊天,菜都没吃几口,如今已过戌时,确实是饿了。
“客观,您的面。”
打扮干净利落的博士把白瓷大碗笃的一下放上檀木桌面,声音很是响亮,汤水却半点没洒出来,倒是震得汤面上的红油,挺脆的木耳丝和薄如蝉翼的羊肉片,齐齐一颤。
“好!阴雨天,合该喝碗面条暖暖身子。”
秦文赞了一声,低头啜了一口滚汤,又往嘴里扔了一个藠头,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注意力全都放在那一老一少身上。
等了半天,这俩人说的话也不超过十句,而且还全是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唯一不停的,便是在倒酒,饮下,倒酒,复饮.
秦文见状,有样学样,也拿起桌上的酒壶,倒了一杯神仙酒,那酒液稠得像油,倒在杯里,冒出一层漂亮的酒花,飘散着一种奇特的香味,有点像海鲜的腥味,又有些像蜗牛分泌出黏液的味道。
“这酒.好奇怪。”
将这所谓的神仙酒饮下后,秦文体会着个中滋味,忽然发现那一老一少纷纷放下了酒杯,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向远处的一座断桥。
“那是.文德桥?”
秦文同样望着那座横跨秦淮两岸,与武定桥南北对望的断桥,转头向车夫问道。
“公子认得不错,那确实是万历年始建,后圮塌的文德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