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父子同心为厚爱,心意相通为已出

第二百八十二章 父子同心为厚爱,心意相通为已出

    第二百八十二章 父子同心为厚爱,心意相通为已出 (第1/3页)

    随着孙府议事结束,此间消息一一传回家族,一众江东世家也明白了汉王的意思。

    趁现在早早纳献土地,不仅能先人一步,换得大量功绩,以争凌烟阁排位,换取功勋殿福利。

    更是以帮助袁策争夺世子之位为名,自愿纳献,留有余地。

    献多献少,全凭自愿,也不至于就给自家基业绝了根。

    若是现在还要偷奸耍滑,不能自觉令汉王满意,等下次汉王亲自动手。

    只怕江东六郡,也只能沦落到淮南、汝南两郡之情形,届时江东之地,尽数为袁家兼并,可没机会说理。

    就为此事,江东诸世家派出代表,紧急议事,商议应对之章程。

    陆家。

    见从世家议事大会上回来的陆儁还在为此事而犹豫,陆绩小大人般蹙眉问之。

    “事已至此,兄长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陆儁闻言叹之,曰:

    “此前众江东世家,共议纳献人口,以充功绩,争夺凌烟阁之星位。

    虽然为兄对帮助袁策争夺世子之位,不屑为之,终难抵江东世家大势。

    此时拒绝,只恐有倒向豫州世家,为江东公敌之态,遂不得以而献些许藏奴,只以为破财消灾,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那袁策跟我们陆家的旧帐还没算清,我不去扯他后腿都算好的了。

    为他一竖子争位而纳献土地,折损我家根基之业?这种事,那些世家也有脸拿叔伯的身份来压我?

    凭什么?”

    陆儁越说越气,拍案而起,“小弟,你年纪小,不懂事。

    此事不必在说,为兄这就发信往梁国,想来伯言定有良策,维护家族。

    我就不信了,伯言才在梁国,立下伐国灭鲁之大功。

    为那争位之事,举江东世家之大义,就想欺压我陆家,要我纳献土地?

    无论是周瑜、还是袁策,儁必要让他们知晓,找错了对手。”

    “兄长万万不可!”

    陆绩见状,赶忙拱手执礼,拦在陆儁身前。

    “此事兄长便是问了伯言,也是一样的结果。

    到了现在,您还以为这是袁策的世子之争吗?

    兄长以为区区世子之争,他袁策能有多大的脸面,值得我江东世家为此先是共计拿出三十万人口,现在又各家摊派以纳献土地?”

    “这不就是那个周公瑾在孙府上捣鼓出来的吗?若不为袁策争世子之位,还能是什么?

    总不能都是为了更高的凌烟阁星位吧?”

    陆绩:“.”

    他眼底泛起一抹关切的无奈,耐心为之解释。

    “图穷匕见!

    兄长啊!天下谁人不知袁公厚爱袁策,视若己出?

    你以为何为厚爱?何为己出?

    父子同心为厚爱,心意相通为已出。

    袁策非袁策,他代表的正是汉王意志之体现,兄长以为江东世家支持袁策,真的是在支持他一个过继子吗?

    他们支持的是袁公,是汉王。

    否则谁会放着汉王亲子在一旁,倾力支持一个过继子?就为了那一句:【幼子多疾,汝当勉之?】

    实在是袁耀出生袁氏,天生与汝南、淮南等世家绑定。

    江东世家皆后来之人,若不借袁策表明立场,承汉王意志而行,与豫州世家相争,顺大势而为,何以得存续?

    兄长还不明白吗?

    所谓袁策,所谓世子之争,不过徒占一名耳,此正是汉王为我等做臣下的所留之余地。

    为君为王者,余地、台阶、名义都给我们准备好了,此时不踩着台阶而行,是在等什么呢?

    等着汉王给我们亮刀兵吗?”

    “岂有此理?

    纵使他是汉王,也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吧?

    当初是我等世家相投,他才得以据江东,此后东征西讨数载,穷兵黩武,哪次不是我等世家为他稳定江东,提供粮草?

    现在他得豫州,占荆襄,难道就翻脸不认人了?说要释放藏奴,我等为他释人口三十万,已尽全力。

    现在要了人口,又要土地,予取予求,莫过于厮。

    就这样,他还是留了台阶余地?

    那若不留余地,他要做什么?把我等世家杀个人头滚滚?莫要忘了,他袁家才是当今最大的世家!

    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