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达则兼并天下! (第2/3页)
一封数日之间,为汉国增加人口四十万的答卷,摆放在了汉王几案。
汉王批之曰:“大善!”
赏泼天大功者,四!
当是时也,世家释放人口之风,从颍川吹至鲁、梁、陈,自汝南直下淮南,过庐江而至丹阳、吴郡,下会稽以达东海!
要是以往,这些人脱离世家,或许会失去生计,难以为生。
可偏偏眼下,救济百姓也是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处都是施粥放粮的善人。
世家们一边放人,一边救济,一条龙服务安排到位,当场能赚两份功绩。
如此盛景,开太古先民之治,世人皆称汉王以为:【尧舜禹汤!】
百姓得脱世家奴籍,亦自各有际遇,其间:
年老者,半生操劳半身病,一朝见日齐下泪。
青年者,此身往事不堪回,但凭刀剑报君恩。
少年者,今生有幸遇圣王,入得学宫沐书香。
七十万人脱奴籍,两州百姓呼太平!
此之谓:汉王之望,如日中天!
另一边,孙府。
众人齐聚,议事匆忙。
“公瑾,眼下可如何是好?”
“就是,谁能想到,那刘晔当真不要面皮,我们释放私藏人口,他们也学?”
“所言甚是啊!
豫州这些世家是什么意思?
要比狠吗?来试试谁对自己下手更狠?他们四十万咱们就五十万?”
“胡言乱语!
吴景兄,你上头了。
他们豫州世家家大业大,再拿出来百万人口都有可能。
他们玩命,咱们也跟他们玩命?你玩的过吗?”
被当头一声棒喝,情绪激动的吴景也是冷静下来,随即一脸颓然,抱怨着。
“那可如何是好?难道眼睁睁看着袁耀那竖子,一无战功,二无能力,却平白无故位居策儿之上?”
他说着,眸光不由看向好像心很大,对这些事一点不着急上心的孙策,斥之曰:
“策儿,你倒是说句话呀,诸位叔伯都为你着急呢。”
孙策:“.”
他挠了挠头,眼神过份清澈的笑了笑,答之曰:
“此计当问公瑾,必有良方。”
众人闻言,不由将目光聚集在周瑜身上,只见他果然气定神闲,一看就是腹有良谋。
周瑜轻摇羽扇,从容答之曰:
“既然比人口比不过,这次咱们来个刘晔他学不了的就是了。
今当纳献土地,以投袁公。”
“周公瑾!你居心叵测!”
“疯了!若然如此,这世子之位,不争也罢!”
“依我看,周公瑾私心过甚,已被那凌烟阁星位迷了眼。
袁策之位,我等自谋便是,不必理他。”
随着周瑜这句:【纳献土地】才一出口,当时便是全场哗然,群情激奋,党诛笔伐,言语如刀。
如果说此前释放些人口,倒还罢了,今日放了,以后碰见个天灾人祸的,很容易就又能再藏回去。
但土地,却是他们世家千载传承之根本,一代代人,励精图治,好容易才将家族的土地越搜刮越大,这要他们交出去绝无可能!
“诸公,何必着急?
且听瑜一言。”
周瑜目视众人,凛然而笑。
“诸公可知我为何言此事,刘晔效仿不了,又为何称袁公,而非汉王?”
此言一处,众人为之一怔。
确实,若只是纳献土地,不过比狠罢了,他们江东世家能献,豫州世家难道不能?
见众人情绪有所缓和,为了配合周瑜,孙策也只得在心底叹了口气,挺身而出。
“诸位,公瑾非无谋之人,今日不妨听他一言,再做决断不迟。
若其果为我等世家之敌,不用诸位动手,我袁策第一个将他赶出去!”
见孙策给了台阶,众人也便暂且就坡而下,听听周瑜计将安出。
待场中嘈杂争吵之声平息,周瑜这才为众人娓娓道来。
“诸位以为,当今淮南之黄天太平,万民誓死以报汉王者,何来?
瑜所以言此举,刘晔无法效仿,便是因为眼下淮南、汝南等地,已尽无世家之田。
凡所有田亩,已尽数为袁家兼并,便是梁、陈、鲁等地新收复,所还剩下的,也绝无可能与我等江东六郡比肩!”
“什么?竟有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