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子之争,向来如此! (第2/3页)
几次手心,这孩子依旧心神不宁,刘晔不由蹙眉问之。
“公子为何事烦心,神思不属?”
“老师”
看着面前的老师,可以说是偌大袁营之中,除了好友陆逊外,唯一会真正站在自己身边的人。
小袁耀捂着通红的手心,问之曰:
“今父亲爱子众多,称王之后,若定国本世子。
旁人不说,那袁策最会讨父亲欢心,耀只恐我袁家基业徒为他人做嫁衣耳。”
刘晔:“.”
不是,这种事情,你问我一个曹营中人,真的合适吗?
不过他又转念想到,自庐江归来时,曾见汉王那轻飘飘一句:【毛玠通曹,当千刀万剐】。
于是那一日的哀嚎,在庐江刑场上响了整整一日。
刘晔每每想到那日情形,只觉不寒而栗,商君车裂死,董卓弃市亡,已经是他听闻过最惨烈的死刑了。
那里想到竟还想出了这等叫人生不如死的可怖刑法。
一旦有一日自己事发,不会也要沦落到毛玠那样的下场吧?
脑海中各种可怖景象,杂念横生,刘晔眸光幽幽看着面前自己这个弟子,他在扪心自问,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真的是曹营之人吗?
想当初自己所以投奔曹操而入袁营为间者,盖因当时曹公英明神武,有吞吐天地的气象,而袁公纨绔骄奢,有篡逆无道的行径。
可如今时移事易,眼下曹公气数将尽,不过冢中枯骨,汉王不日必擒之。
反观汉王,如日中天,当真有改天换地,开辟新朝的气象。
诚如是,那自己这个太子太傅.好像价值连城?
此吕不韦奇货可居之旧事也!
人这辈子,就是不能钻牛角尖。
有时候换个角度,换种考量,眼前暗无天日之困局,立时就成通天之坦途。
刘晔眨了眨眼,看向袁耀的眸光已从不耐,转化为了欣慰,他颔首谓之曰:
“能想到这一层,可见公子你这一年里大有长进。
那么,你的想法是?你想怎么做呢?”
刘晔循循善诱,为之引导,袁耀坦然答之。
“父亲不久前曾考校我功课,其间言说密事,如凌烟阁、功勋殿等。
当时他眼神失望,谓我曰:
【袁策之才,当列天罡星位,若汝有策儿之三分,为父夫复何求?】
耀以为,若能多立功勋,星位排名在那袁策之上,必可得父亲重视,重拾偏爱。”
说着,袁耀将凌烟阁、功勋殿等事为刘晔娓娓道来,俯身长拜。
“耀年幼,恨不能上阵杀敌,与那袁策一般为父亲杀敌立功。
今当何为,还请先生教我。”
刘晔闻言亦震惊于汉王之手笔,诚如是,不消数年,天下英才已尽入汉王彀中矣。
此谓之:汉王吐哺,天下归心。
霎时间,刘晔再次鲜明了自身立场,曹公?冢中枯骨,没听说过!
晔乃汉王嫡子之师,新朝太傅也!
于是他略一沉吟,已生一计,为袁耀谋之。
“公子所言,却也有理。
吾尝闻汉王好以【拉一把】之策用人,期间各种义子功劳簿,不可胜数,听闻甚至还有【世子】、【太子】功劳簿”
“什么?”
惊闻如此噩耗,袁耀只觉得小脑袋瓜嗡嗡的。
【世子】、【太子】功劳簿,世界上怎么能有这样恶毒的东西存在?
究竟是何等险恶用心之人,才能想出这些玩意?
什么?我爹想的,那没事了。
袁耀此刻看向刘晔的目光简直欲哭无泪,他本以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不过袁策一人。
哪里想到,此刻袁营之中已不知道有多少人盯上了这个位置,正暗自为了争夺此位而积蓄功绩。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世子之争吗?
袁耀伸出小手,如握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了刘晔的衣袖,“老师,您可一定要帮我啊!”
刘晔轻咳了声,“上位者喜怒不形于色,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见袁耀端正坐好,他这才缓缓言道。
“为师提及此事,非为动你心神,而是要告诉你,你先前多立功绩的想法是对的。
依汉王一贯的做风,凡有功于社稷者,无物不可兑,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