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哈基亮,你这个家伙...... (第2/3页)
兄长也不认同我一样,我亦说服不了兄长。
大道三千,每个人都走自己的那条,此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又何必多言?”
诸葛瑾也叹,“罢了,你还年轻,你不懂得。
这世间之事,知易行难,红尘滚滚,人心易变。
当你想做成一件事时,你的敌人从不仅仅是你的对手。
朋友会背叛,同僚会坑害,纵使阎王好过,亦有小鬼扯你后腿,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孔明冷笑颔首,“兄长说的对,还有家人阻道于前。”
诸葛瑾:“.”
“你果然在怨我!”
孔明:“???”
“兄长多虑了。
今各为其主,亮无怨也。”
兄弟二人,对视而叹,相顾无言。
不久,在大军护卫下,孔明被送至宛城,来见汉王。
令他惊异的是,来至汉王临时府邸之前,居然还有一位少年早已等着了,正要与他同行觐见。
此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样貌丑陋。
只见他主动行礼相见,“在下庞统庞士元,敢问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孔明惊之,此异人也,不敢小觑,答礼见之。
“正是在下,敢问庞兄何事?”
庞统傲然视之,“统自诩才华韬略,为荆襄之最。
不想今闻蔡将军言,汉王命他请我,许一个大功。
但命子瑜先生请你,竟许十个大功?
统深以为耻,汝之才十倍于我乎?
今特在此等你,当试高下,再见汉王,以免汉王轻视于我。”
孔明:“.”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谁稀罕跟你争汉王轻视不轻视啊?
我巴不得他轻视我,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转身就回草庐睡觉去。
不过他转而看庞统长相,心中已有猜想。
料此人恐因长相,常被人轻视,这才对此事颇为执着,希望以赢过我的名声,觐见汉王,从而得到重视。
于是孔明拱手一礼,答之曰:
“庞兄有所不知,我之兄长,今为汉王心腹,定是他常在汉王身侧,为亮美言。
以致亮空怀大名,使汉王对我抱有超出常理的期待,实在是徒有虚名。
亮知此事,深感惶恐,常恐自身才能不足,德不配位,而坏汉王大业。
幸而得遇庞兄,大名久仰。
亮常听人言,荆州有庞士元者,少而才俊,得之可安天下。
今见庞兄,容貌非常,盛名之下,果非虚士,必怀超世之才,胸藏济世之策。
比试之言,不必多说,等会见了汉王,亮当为庞兄正名!
言说庞兄之才,十倍于亮,非我能及。”
却是短短时间,孔明已心生一计!
按理说,他与汉王从未见过,自己在荆州也还没有什么名声。
那么问题来了!
汉王是从哪里知道自己,并不惜派大军搜山检海也要找到自己的呢?
庞统一句十个大功,一语惊醒梦中人!
定是自家那个贪慕功劳的兄长,将自己卖给了汉王,并把自己的能耐,吹得天上有地下无,以赚更多大功。
既然是这样,那事情反而好办了。
汉王又没见过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的才情,对自己的了解,就算不是兄长说的,也是听旁人言说。
既然这样,自己只要一会表现得名不副实,远不如这个庞统,甚至连他十分之一的才华都不及。
果真如此,汉王定会对自己失望透顶,而看在兄长的面上,也不会杀了自己。
留之无用,杀之可惜,也就只能放了自己,从此天高海阔任遨游。
孔明越想越觉此计绝妙,直接从汉王这个根源上解决问题。
没有人会费尽心机,非要留下一个废物当谋主的!
孔明这里心中计较已定,看庞统如看稀世珍宝,眼底异彩连连。
“庞兄,请你一会可一定要好好表现,无需顾忌我。
我听闻汉王礼贤下士,最喜欢超擢有识之士。
如陆伯言,年不过十四,已是汉王学生,执掌一国之地,为汉王镇守一方。
今庞兄若能入得汉王之眼,说不得就能平步青云,从此让所有瞧不起你的人,都俯首见礼。
此机遇千载难逢,庞兄可千万不要藏拙啊!”
庞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