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操:总有忠臣想害我 (第2/3页)
孔融更是血洒大殿,以一腔热血,唤群臣忠义。
作为在这半生漂泊里,少有的几个不轻视自己的人,他刘玄德自不能让友人之血白流。
今日在这座大殿里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都得随备【匡扶汉室】!
汉统失辉,无以继之?
那他刘备便来为这汉室,殊死一搏!
随着孔融一死,刘备一跪!
那一声【臣,汉,后将军刘备。
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响彻大殿。
殿上群臣有一个算一个,皆被绑上名为【忠义】的刑架,如受火焚,将他们光鲜亮丽的羽毛一点点烧灼成灰。
只片刻间,便又见两人如早就商量好一般,当即跪在刘备身后,高呼曰:
“臣,汉,执金吾,徐晃!”
“臣,汉,车骑将军,董承!”
“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
随后是刘繇、刘表!
紧接着杨彪、伏完.
跪下的人越来越多,刘备身后的人影渐渐聚成一条长龙。
“臣!
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
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渐渐响彻整座洛阳宫城。
及至后来,大殿内外,从达官显贵到侍臣甲士,无有不泪流满面,跪呼汉室者。
唯有曹营一众人等,立在此间,显得犹为格格不入。
随着曹营众人询问的目光望来,曹操长叹一声,缓步上前,面朝御阶,跪于刘备身侧。
“臣!汉相,曹操!
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
于是乎.
“臣,尚书令荀彧!”
“臣,军师,荀攸!”
“臣,曹仁!”
“臣,曹洪!”
“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
讨贼平乱之声,不绝于耳,自曹操往后,同样跪下一条长龙。
渐渐的,全场除天子之外,仅剩一人独立,正是曹安民。
望着这满殿慷慨忠义之情,深感自身格格不入,更怕那拿着宝剑的天子,忽然想起自己,也要来砍杀自己。
曹安民缩着头,赶紧混在群臣之中跪下,假装大家看不见自己,口中含糊不清,试探喊着。
“臣,都亭侯,曹安民。
也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
曹安民:“QAQ(真挠头)”
耳闻这声声讨贼之声,目睹这跪满整座大殿,及至内外,肉眼望不到尽头的“长龙”。
刘协怎么不涕泪横流,不知是喜是悲?
手中天子剑不知何时跌落地上,他快步向前,走下御阶,一手刘备,一手曹操,紧紧相握。
“丞相!皇叔!
汉室倾颓,逆贼猖狂!
发文中枢,强要汉王之名,此视朕这个天子为无物,更没把四百年汉祚放在眼中。
今不出兵讨之,试问天下诸侯,何以视天子?何以视汉室乎?”
他话语深深,越渐悲苦,眼中更是落下泪来,涕流满面。
“朕,唯愿丞相、皇叔,勠力同心,共讨汉贼!
愿百官群臣,同仇敌忾,共继汉室!”
曹操、刘备回握天子之手,皆是一副动容之相。
刘备早已泪洒长街,哭诉曰:
“陛下恩遇至此,今不誓死讨贼,以匡天下,臣枉为汉室宗亲,枉称为人!”
见刘备如此表态,群臣却不敢再接他这话,因为谁都明白,这时候出兵和袁术拼死,汉室的气节是有了,但以卵击石,何以存乎?
这个道理,下至群臣明白,上至天子刘协也明白。
袁术视朝廷如无物,请旨封王,将他这个天子的脸面赤裸裸的踩在脚下。
此时的他,同样是被袁术架在名为“汉室”的火刑架上烤,他不得不表态决死之心,更不得不出兵讨袁。
而这个时候,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便是把曹操和他麾下曹军派出去同袁术消耗。
如此既全大义名分,又能在后方厉兵秣马,发展势力。
可此等对他这个天子最好的结果,曹操定然不受!
于是才有两党吵嚷,孔融以死明志,刘备裹挟群臣向汉之心,以之迫曹。
这一刻,天子,群臣,在刘备表完态后,所有人的目光压力,尽数汇集在曹操身上。
这个自天子拔剑,孔融邀名,刘备续之,群臣配合的局,从始至终就为这一刻,为逼问一句:曹公,汝,还是汉臣吗?
是汉臣则出兵讨袁,不是汉臣,则群臣讨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