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孔明年幼顽劣,微臣正当管教 (第2/3页)
一下也被袁术的大手笔砸懵了。
丞相功劳簿!
一下收了两份!
这可是白纸黑字写了的,将来只要有十个泼天大功,就能来找主公兑换的。
那场景,诸葛瑾都不敢想。
大汉朝廷左右二相,正是他们诸葛兄弟?
一门双丞相,这是何等信重,又是何等门楣?
他们诸葛家这是要一步登天,扶摇直上九万里,从此平步青云了。
主公是必然要登基称帝的,那么他们诸葛家,岂不就能荣升当世第一世家?
叔父!谨做到了!
谨没有让您失望,光复我诸葛家门楣,就在今日!
想到把自家二弟接过来就是一桩泼天大功,诸葛瑾哪还忍得住?
错过了这次,今后哪还有这么简单的泼天大功可以白捡?
念及至此,他当即朝袁术俯身下拜。
“主公大恩,谨纵死也难报万一!
臣斗胆,请主公借臣三万兵马,一月之内,必将孔明请来。”
袁术:“???”
玩归玩,闹归闹,让你请你弟弟出山,你管我要兵马做什么?
“这个子瑜啊,你不要激动,毕竟也是你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没必要的话,还是不要妄动刀兵,伤了感情。”
“主公有所不知,舍弟年幼顽劣,正需管教。
他如今躲进了山里,旁人难知踪迹,难觅其踪。
唯有请动大军,搜山检海,将人找出。”
诸葛瑾声色严厉,已跟先前换了一副面孔,一派严父之相。
“只要能见到孔明,如今先父已逝,长兄为父。
谨身为他大兄,必会对他好生管教,让他明是非,晓大义,知道何为对,何为错,何为忠,何为贼!”
诸葛瑾此话一出,就连袁术也怔然无言,好家伙,人是木雕,不逼不行。
这逼一下,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办法不就想出来了吗?
徐州之难后,诸葛家的长辈基本都死绝了,诸葛瑾就是诸葛家主。
加之父亲死后,长兄为父,按照三纲五常来论,父为子纲,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把诸葛瑾逼急了,别的不说,拿出长兄为父,一杆孝字大旗压上来。
在最重孝道的汉朝,诸葛亮除非想自绝于士人,一辈子隐姓埋名,否则就不得不从。
好好好,此前说什么弟弟躲起来了,臣真的办不到什么的,果然是哄朕的是吧?
你个诸葛家主,就是想着鸡蛋不能砸一个篮子里,既然诸葛亮自己也不愿意,你此前也就由着他了是吧?
现在看见朕许了你诸葛家一门双丞相,千古未有之荣华,千古传颂之美谈,当即忍不住梭哈了是吧?
袁术都笑了,他故作犹豫。
“兴动兵马,恐会惊吓令弟?
既然子瑜已有办法说服孔明,何不等他归家,再去拜访。”
“主公!等不得了。”
果然,此时的诸葛瑾比袁术还着急。
“迟则生变。
舍弟顽劣,偏又生性聪颖警觉,若不趁他此次在山中采药之时,趁其不备,将之一网成擒.
臣是说,容好言相劝,将之管教说服,诚恐他归家觉出不对,又出门游离四方,再不知去处矣。”
袁术故作勉为其难,一副是你几次相劝,我才点头应下的架势,叹了声。
“既然子瑜先生强求,朕也不好不允,如此也罢。
正好如今邢将军归来,他麾下奉天军经周泰整合挑拣了襄阳兵马,如今已有五万之数。
你便去寻一趟邢将军,告诉他你要拉他一把,做成此事算他一个小功,他必欣然应允,鼎力相助。”
诸葛瑾躬身而拜,道了声,“唯。”充满干劲的离去。
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袁术举起桌上蜜水,小口啜饮,眼底眯着笑意,晦明莫测。
倒不是说如曹安民、诸葛瑾都是傻子,对着一份【丞相功劳簿】的文书,奉若瑰宝。
而是这里面,有一个信息差。
在他们想来,这汉王白纸黑字写的【丞相功劳簿】,金口玉言之下,怎么可能不认帐呢?
汉王的信誉、威信,难道都不要了吗?
可这些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