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声云长,温酒作陪! (第2/3页)
一手执樽饮酒,一手提笔处理军中政务,待听到脚步声响,抬眸便见刘备脸上泪痕未干,叹之曰:
“先生,今汉室倾颓,大业难成,还望先生教我?”
“主公何至于此?发生了何事,衡可试言之。”
待刘备讲明了因由,道明沛国已失之事,祢衡也不由扼腕长叹。
“此天欲亡我大汉乎?”
刘备泪眼潸然,执衡之手,“先生,我今为之,如之奈何?”
祢衡无奈摇头,“今若攻陈,彼有黄忠镇守,难以速胜。
而我军后无基业,孤军漂泊,不过等死耳。
若回沛国,则前有吕布,后有袁术,此前狼后虎,两面夹击之势,必死无疑。”
祢衡皱眉苦思良久,试言之。
”今不若且投曹操,以图后计。”
刘备惊异,“尝闻先生言,曾当庭斥曹操为国贼,欲兴汉室,今何投曹?”
祢衡轻笑,一饮杯中酒,为之解释。
“此一时彼一时,今言投曹,非投曹也,乃投汉也!
今天子初长成,已非董卓之时。
陛下常为曹操把持,政令不出宫门,又岂能甘心?
适逢曹操兵败而归,势力大损,此时若得主公领三万百战之兵,赶赴洛阳勤王,相助天子,匡扶大义,岂非正当其时?
况且衡还听闻,当今太傅刘繇,一力匡国保驾,乃天子心腹。
刘荆州虽败,但闻袁逆感念其甘心受降,特将之遣送洛阳,保举为太师。
若此时主公假意投曹,实则于洛阳等待时机,请天子敕封为太保。
如此太傅、太师、太保,得汉室宗亲拱卫相助,圣天子未必不能破开樊笼,一展宏图,驱除国贼,恢复汉统,再现中兴之业!
诚如是,则主公理政中枢,外讨诸侯,匡国辅政,社稷之福也!”
刘备惊了!
还可以这样的吗?
趁着曹操和袁术大战兵败,自个直接兴兵回转,赶赴洛阳,寻机夺权?
等等,这个计谋.怎么那么熟悉?
他眼前隐隐浮现一道手持方天画戟,睥睨天下的身影。
刘备颔首,对祢衡这个自己亲身体会过实践战绩的计谋,深以为然。
“今非背盟,乃勤王也!”
刘备遂依祢衡之言,寻小路投洛阳。
未几,忽见尘头蔽日,一彪大军来到,旗帜上各书一个“曹”,一个“文”字。
刘备询问,乃知是曹操之军,正是方自宛城逃出,同文聘一道回转洛阳的曹操军。
刘备茫然四顾,不知该以何人为使,言说投曹之事。
祢衡见刘备逡巡的目光,已明其意,自告奋勇上前。
“衡愿望,今当斥曹贼,定不负主公之望。”
刘备:“.”
张飞拍了拍胸脯,“大哥放心,容俺老张去,定将曹贼绑来,不怕他不从。”
刘备:“???”
备漂泊流离至今而一事无成的原因好像找到了,我这身边就没一个靠谱的吗?
心底幽幽一叹,刘备不得不将目光看向关羽。
“二弟啊,此次出使曹操,就指望你了,勿负我望。”
“大哥放心。”
关羽径至中军旗下,一捋长髯,与曹操相见。
操见来人,英姿挺拔,红脸长髯,不禁失声,惊呼曰:
“来者可是云长?”
关羽渊渟岳峙,也不下拜,凤眸微眯,昂然视之。
“正是关某!”
操大喜,跃身下马,赶忙命人温酒。
及至近前,他将酒盏递上,握云长之手,仰天大笑。
“天不负我曹操!
今失典韦,复得云长,夫复何求?”
关羽没有接过酒盏,只淡淡将手抽出,表情平静。
“丞相误会了,非是关某来投,而是我大哥来投。”
“刘备!”
操心底咬牙,暗地计较如何除之,面上不露声色,只笑曰:“玄德世之英雄,他若投我,操喜不自胜,何不请来一见?”
“关某代大哥谢丞相收留。”
关羽领命而退,同夏侯渊等迎接刘备入营。
曹、刘二人久别重逢,今朝可谓相见恨晚。
“玄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