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此等绝世凶人,诩疯了上汝等贼船? (第2/3页)
其实当年的十常侍之乱,乃是那袁公路在背后阴似谋划。
他凭借执掌皇宫禁卫的便利,私通何皇后,淫乱宫廷,十常侍为其爪牙,满朝文武皆袁氏旧臣,为其羽翼!
所谓的党锢之祸,不过是其自导自演,用以蒙蔽世人,使天子权威沦丧,令大汉失大义于天下之开端!”
“什么?怎有此事?
袁公路?这怎么可能!”
贾诩震惊!
“说出来先生可能不信!
那袁公路其实是一位隐藏极深的旷世谋主,只他最喜示敌以弱,扮猪吃虎,为人极其险恶!
当年”
见贾诩疑虑不信,曹安民继续把众人这些天讨论下来,越来越完善,已臻巅峰的袁术阴谋论为他娓娓道来。
其中列举的诸如黄巾之乱,张角只是袁术推出的代言人,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只是他手中的挡箭牌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毕竟以现在淮南黄天太平之景,就算张角复生,站在袁术面前,也不敢称自己一句大贤良师。
在最初的怀疑、不信之后,即便是贾诩也被这套近乎无懈可击的袁术阴谋论说的神思恍惚。
怀疑袁术、理解袁术、认同袁术.
嘶~贾诩忽得暗吸一口凉气,他好像知道那个一句【请试曹公】,就逼得自己竟无还手之力,只能照着张绣的命令,来此布局的谋划是谁的手笔了。
若袁术果然如此妖孽,有祸乱大汉,颠倒乾坤之能为,那自己被他一条计谋压住,好像整件事情从头到尾,就都说的通了。
在加上主座之上的曹操,对这些袁术阴谋论不发一言,似乎默认。
而从曹安民口中得知,此番袁术真相的最初揭露者就是曹操!
要知道,在袁家满门于洛阳被灭口之后,大汉九州之地最了解袁术过往,和袁术的过去走的最近之人。
除了袁术的庶兄袁绍外,便是眼前这位自小和袁家两兄弟一块长大的曹公了!
这番袁术阴谋论出他之口,贾诩又对照自身经历,与当下时局之中袁术与过往判若两人的变化,只觉此事岂能有假,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而当确认了袁术阴谋论的真实性后,贾诩顿时感到一阵心慌。
完了!
知道了如此多得隐秘,袁公岂能容我?
好好好,难怪曹公对曹安民之举不发一言,似乎默认,原来是要借此拖我下水,拉我上你们这艘必亡的贼船?
人怎么能坏到这种地步?曹阿瞒,你简直用心险恶,实在歹毒。
要说之前,贾诩心向朝廷,只以为袁术不过是一介反贼。
当下诸侯争霸,袁术能不能真正成大事都不一定,况且就算真成了,也离不了中央朝廷为他治理天下,贾诩只要混在朝廷,当一小官,自保无虞。
可现在呢?在袁术阴谋论的描述里,袁术从党锢之祸,就开始操弄天下如提偶绳,使万民遭水深火热之难,令大汉失大义于天下。
随后假张角之手,传教天下,携太平之愿,撼一家王庭,使九州分崩于诸侯。
接着又借宦官之手除何进,为何进报仇除宦官,以袁绍背负董卓进京之罪,从此大汉中枢动摇,王命不能行于四海,联十八路诸侯兵进洛阳,彰大汉衰微之相,离散九州人心!
最后收孙家,得玉玺,讨刘繇,退曹操,败刘备,吞刘表,一步步促成今日他连扬、豫、荆三州之地,尽得大江以南,三分天下有其一,足以南面称孤的局面。
如此数十年如一日,伪装纨绔之隐忍,此等凭一己之力,为称帝之志,布局数十年,分崩大汉一十三州的绝世凶人!
你们现在告诉我,我们的对手,是这样一条乱世孽龙???
昔二百载前,王莽隐忍数十载布局,一朝开辟新朝,大汉为之离析。
今二百载已逝,大汉又出一王莽,而世祖光武皇帝,而今安在哉?
若无世祖皇帝戡平乱世之能,此等绝世凶人,谁能敌之?
讲道理,贾诩现在已经想跑了,主要是他才刚体验过【请试曹公】这一计的厉害。
本来光凭这一计也说明不了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