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青云虽高,矢志不渝! (第1/3页)
看着邢道荣,袁术眸光晦明莫测,那沉默的压抑,压的邢道荣深深将头伏在地上。
他沉吟片刻,忽而轻笑出声。
“想当朕的义子,可没这么简单。
这样吧,邢道荣,暂且让你名列黄金台,你麾下收降之三万荆州士卒,也暂归你统领。
命其名曰奉天军,其意奉天靖难,为这乱世平定祸乱。
今后便由邢卿为主将,临阵在前,高举奉天大旗,以讨刘逆!”
袁术说着,又看向身边一身是伤的周泰,谓之曰:
“幼平昨夜先登破城,功劳不小,便由你为奉天军副将,【协助】邢卿掌管大军。”
分明昨夜周泰立下如此大功,可却只得个副将,名位更在这个滑头的邢道荣之下。
可周泰面上却无半分不满之色,反而面有喜意,急忙躬身下拜,道了声,“唯。”
无他,在袁营之中,副将挟持主将,这是自家主公拿捏人的老传统了。
没看主公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明白了,你邢道荣,每临战阵,只需高举奉天大旗即可。
主公继子袁策此前已经为众将亲身演示过了,在袁营之中这举大旗,并不是个象征意义的行为,而是个实际意义上的动作。
有了主公这番话,这支三万人的奉天军,基本上就是落入他周泰之手。
往后他也就脱离主公亲卫的身份,转而成为纪灵、张勋那等执掌一个兵团大军的大将了。
虽说在主公身边当亲卫,也是个亲近主公的贵职,可在他之上,毕竟还有许诸这个总能压他一头的亲卫营正统领。
再者说比起时常镇守主公身侧寸步不离,他也是更喜欢去战场厮杀,建立功业。
是以他周泰对主公的这份安排,可以说是求之不得,甚为满意。
而对袁术来说呢,这些人都是邢道荣收降来的荆州兵,数量又着实太多。
无论打散收编,还是动邢道荣这根他们的主心骨,都不是能急于一时之事。
眼下急着追击荆州溃兵残党,继续收取荆州之地,着实没有功夫处理降卒之事。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将这些荆州兵驱策在前,以荆州兵,消耗荆州兵。
有邢道荣在前高举大旗,无论收降,还是震慑荆州人心,都有大用。
而袁军则坐镇在荆州兵后压阵,如有逃窜不效,临阵则斩。
如此只要这支见袁则溃,内战则重拳出击的奉天军,在前方不断收拢荆州流散之士,雪球越滚越大,则平定荆襄九郡之事,易也!
如此看来,这邢道荣也有邢道荣的用法,在覆灭荆州一事上,他或许还真能打出一代名将的风采。
得此妙人之助,又何愁大业不成?
至于说反复横跳的邢道荣会不会又背叛自个,跳回荆州阵营?袁术对此倒是并不担心。
不说他身侧有个随时能砍了他项上人头的周泰盯着,有了昨夜之事的前车之鉴,就算他邢道荣还想再跳回去,荆州又哪还有人再敢信他?
众人之间这般心机谋算,邢道荣却毫不自知,他只听袁术让他名列黄金台,还能统率三万大军,高举奉天大旗,便喜不自禁的领命称是。
恍然不知,袁术让他举大旗,就真的只是字面意义上的举大旗。
不过对于邢道荣的话,听说是这等毫无危险,就能坐收名利的工作内容,他就算知道了,或许也会偷着乐。
与此同时,沛国。
建安二年,春雪初融,春风裹挟着融雪的凉意,呼啸着掠过小沛城头。
祢衡一袭青衫,竹杖芒鞋轻胜马,独自站在城门下仰望着“沛县“两个大字,神色莫名,口中喃喃自语。
“刘玄德?
天下皆称其人以为仁,不知却比那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阿瞒如何?
今日便让衡来亲眼看看,你究竟是一心匡扶汉室的仁德君子,还是也作那乱世称雄,假借刘氏之名的奸贼!“
祢衡自言自语道,仿佛没有丝毫顾忌,说着便抬手一指守城士卒,谓之曰:
“去!
告诉刘备,就说祢衡来此为刘荆州求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