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父爱如山,云敢不以死相报? (第1/3页)
张勋自带了两万丹阳精锐入庐江,虽守城有余,却进取不足。
其实也不是说不能打,反正丹阳兵们一天天嗷嗷叫嚣,扬言杀出城去,时常趁着敌军攻城之机反攻。
但大将张勋却显得极为稳重,即便荆州兵已显溃败混乱之态,也坚决严令士卒不得出城去追。
其用兵之法,简直稳如乌龟,逼得文聘无从下手,在营中徒呼奈何。
“这我都已经连败八场,故意令士兵溃逃大乱,军心一片低迷,这还不出城追我?
难道我这示弱诱敌之计,已被那张勋看穿了不成?大将张勋,果真高深莫测。
怪不得能与纪灵齐名,还被袁术留下坐镇后方,看来张勋与纪灵,一者擅守,一者擅攻,皆为袁术麾下顶级武将。
可张勋若不出城野战军,只以两万精锐铁了心守城,我若强攻便要损伤士卒,与主公要我以保存实力为要的嘱咐不符。
可不强攻,又要如何克庐江而逼寿春,实现主公围魏救赵,令袁术主力回援的战略呢?”
文聘皱眉良久,进退不得,与张勋隔城对峙,实无良策。
可对城中的张勋而言,却是乐得如此对耗。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自己不出手,那就是常胜将军,只要不出去跟文聘动手,他张勋在防守上,就立于不败之地。
反正他又不打算进取荆州,着急的指定是处于进攻方的文聘,拖上他几天,等文聘熬不住退兵了,就可以给主公发军报:
【我,张勋,以两万对五万,大破文聘于庐江,威震荆襄九郡!】
于是乎,文聘、张勋他们俩在这庐江对峙着,暂且不分胜负,后方寿春之中的阎象看向从北边源源不断运回来的战利品。
整整五万黑山贼战俘!
阎象:“.”
难道主公自得了玉玺之后,真应八公山上那于吉老道所言,得了天命所钟,能神机妙算不成?
我这都还没跟他求援呢,他就源源不断往我这后方运兵是怎么个事?
总而言之,得了主公打赏的五万战俘,阎象捡其青壮,去芜存菁,又挑出两万有意入伍的可战之兵来。
余者充为佃户,管制于各地分散屯田。
主要这批黑山贼都是溃兵,早已被袁军杀破了胆,若不挑拣一番,强行都拉去前线作战,说不定反倒添乱。
阎象此番斟酌其中敢战、可战之士,挑选忠心可用之人,分发精良武器,以军饷爵位相诱。
对于底层士卒来说,当兵吃饷,能在袁营当兵,不比以往在黑山当小喽喽,饥一顿,饱一顿的强?
是故于五万黑山贼中去芜存菁,勉强挑出来这两万人,虽比不得丹阳兵精锐,到底也是沙场见过血的可战之兵。
此刻又有兵马了,正要将之发往庐江支援张勋的阎象,又摊上了一个问题,该以谁做这两万人的领兵大将呢?
要知道这两万人,原先可是黑山贼,若不是似张勋那等有些真本事在身,足以比肩纪灵的大将统率,一般将领恐怕很难将之约束。
若是支援不成,反倒拖累的张勋将军,或者于各地劫掠百姓,坏了袁公名声,可不是好事。
众人齐聚寿春宫大殿,群臣共商领兵人选之时,有一人站了出来,正是寿春学宫院长,王朗,王院长!
“阎公!”
“王公?”
“阎公,王某请战!
自来寿春,王某尚无尺寸之功,蒙主公信重,忝居高位。
每每迎上学子们敬仰的目光,自觉羞惭,有愧主公。
今有强敌来犯,若阎公无有合适大将人选,王某不才,当仁不让!
阎公有所不知,当年我于会稽为太守时,也曾统率大军,尝与那吴郡严白虎交战,多有得胜”
阎象:“.”
阎象好悬没绷住表情,我嘞个王公啊!你于会稽统率大军那会,不是刚打两天,就率众给我主投降了吗?
还有那什么吴郡严白虎?是那个在军报上连名字都只出现了一次的:
【严白虎据寨顽抗,一时半刻为众将所斩,尸首共分功绩】的那个小小山贼吗?
无奈王朗天下名士,又德隆望尊,阎象也不好轻易拂了他的面皮。
恰在这时,忽听人急报,有主公书信至!
待阎象拆信一看,明了袁术交代对某位义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