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请诛九族,以儆效尤! (第2/3页)
场,为袁术招降众人,惑乱人心,心底怎不惊怒。
好好好,前日里文若还替你说话,只道你之投降或许并非真心,将来还有拨乱反正之机。
可眼下看来,还有何话说?
至于后面刘繇所说的杨奉忠义,曹操听之不由好笑,他杨奉能有什么忠义?不过是如董昭所言,今日尔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到最后听闻徐晃虽然兵败回来,但带回了曹纯所部万人,曹操这次眼底浮现一抹惊喜之色,暗道徐晃虽是天子亲信,但为人果真名将义士!
不仅未曾借机坑害曹军,还为他保住了这支精锐之军。
这样算来于梁国战场之上,损失的不是天子心腹,就是黑山贼寇,或者匈奴人,他曹孟德损失的,不过是毛玠与屯田军五千人罢了。
不过无论是对于匈奴单于呼厨泉,还是黑山贼首张燕,怕是都巴不得手下如浑突邪,或孙轻这样执掌重权的不安定因素早死。
否则当初请他们来征讨袁术,也不会如此痛快就答应下来,并派他二人出兵。
可以说眼下真正为之痛心疾首的,便是高座龙椅,平天冠下十二道玉旒掩映,面目阴晴不定,不发一言的天子。
毕竟眼下的天子手中,仅有杨奉、董承两支军队,最多在算上右贤王去卑所部的匈奴人。
杨奉一投降,其所部军力尽失,等于天子军力折损一半,这让得了刘繇的教导与支持,想在洛阳大展拳脚的天子如何能接受?
也就难怪会有这场分明是徐晃兵败请罪,却要来问罪他这位当朝丞相的闹剧了。
毕竟此情此景之下,再治徐晃的罪,只会竟天子势力越发虚弱,而若主帅徐晃不能担罪,自然要把他这位制定此次梁国战略的丞相召来,一肩担之。
你要说这种事,曹操怎么可能答应,此间妙处,便应在刘繇最后那一句:
【光禄勋徐晃即刻命曹纯引万兵而归!】
无论徐晃究竟出于何种想法,又是否是即刻命曹纯撤军。
但在事实上,他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