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镇北将军夏侯惇 (第1/3页)
是日也,曹袁两军对峙于许县城外碉堡。
此前袁术攻伐许县之时,戏志才是因为曹军同时要应对四路诸侯,实在捉襟见肘,袁术又携十万大兵而来,分兵之下实在守不住。
坚壁清野,连弃一十四县以固守阳翟、许县等地,乃不得已而为之。
而今来犯曹兵不过三万,颍川各地又密布碉堡营垒,足以坚守。
是故袁军完全没有必要抛弃其他县城,合兵一处固守。
不过既然已通过层层烽火,探明曹军主力兵临许县,镇北将军夏侯惇当即“下令”,通传颍川一十七县,各地兵马自于碉堡固守。
他在太史慈、陈到的“护卫”下自领一万兵马来至许县,誓要据曹军于许县之外,颍川寸土不让。
主要当下之颍川,袁军总计就三万兵马,倘使抽调太多,剩余之兵力若是太少,无有反抗之力。
很容易就要重蹈昔日雷簿、陈兰之旧事,被曹军分一路先锋,轻易连下数城。
眼下抽调一万人出来,各地剩一千余人,就算当地的大区长不能像徐盛那般出彩,主动出击还能击而破之。
但曹军主力这边,遭到镇北将军夏侯惇牵制,也分不出太多兵力奇袭他处。
各地兵马依靠层层嵌套的碉堡营垒,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支援还是可以的。
反正袁军此番是防守方,对于镇北将军夏侯惇来说,只要能守住颍川一十七县寸土不让,令曹军无功而返,于袁公而言,便是大功一件。
虽然夏侯惇本人似乎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没有关系,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军师杨弘已经将镇北将军的军令行发各地,向天下通传了他亲临前线以拒曹军,坚决防守,誓于颍川共存亡的意志。
而我们的镇北将军本人呢?
他每天都要骑着高头大马,在太史慈和陈到的“护卫”下,来至最前线的营垒前巡视一圈,就好像生怕人看不见他似的。
每每看到他如此趾高气扬的举止,可都把对面曹军之中的乐进等人气的不行,偏偏还拿他没有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