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攸以为,袁术撒了个弥天大谎 (第3/3页)
靠自己,有可能做出这一系列堪称鬼神莫测的计谋决策,以致今时今日的地步吗?”
曹操闻言都笑了,“那冢中枯骨,无非借祖上蒙荫,败家而已。
他要有如此能为,此前又怎会被我赶出南阳,逃去淮南?
怕是早就仗着袁氏之名,一统南方,分裂大汉,划江而治犹未可知。”
“这便是了。”
荀攸颔首言之。
“袁术的转变,以及他眼下这一系列同过去迥然不同的行为逻辑,必然有其因由。
关于这点志才生前同我谈讨多次,皆以为迄今为止的情报里都少了一个人。
必然是这个人的出现,导致了袁术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毕竟总不能真如江淮百姓间谣传,他袁术从传国玉玺处得了天命在身?”
轻笑一声,他继续解释。
“排除了玉玺、天命之类的无稽之谈,那么这个导致袁术转变,局势进展到而今地步的关键人物,究竟是谁?
综合刘子扬、我们派去的细作、以及此前得到的情报,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人,郭嘉郭奉孝。
当然,这里也有可能是刘子扬、所有派往的袁营细作,包括我们都被骗了,他袁术向整个天下撒下了个弥天大谎。
可这里面有个逻辑悖论。
假设这是一个谎言,那么袁术他为什么要撒这个谎?
结合此前蒋子翼窃回的书信来看,显然是袁术他已经提前知道了,主公您有让郭奉孝来接替戏志才的意图。
这里无论蒋干是否被骗,书信是否伪造,但书信上的内容却是真的。
袁公路若是胡编乱造一封书信,我们也不能相信。
志才此前于阳翟之所以会对蒋干深信不疑,以致中计兵败。
其中一个缘由,不就是因为书信所言,句句为真吗?
正因袁公路提前知道了主公您要请奉孝来接替志才的情报,是以才会有蒋干所窃之书信。
所以他才要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让天下人都知道郭奉孝是他袁术谋主。
他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为得不正是要让主公您心存疑窦,不再招揽郭奉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