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三人成虎,万人成谶 (第2/3页)
书?
这话陈王如何敢接?正讷讷无言间,他身侧的国相骆俊好似察觉了他的眼色。
只见其勃然色变,满脸忠义之色,刘宠瞥见这一幕,心下一慌,刚要拦阻已来不及。
只见骆俊怒目上前,朗声斥之。
“国贼曹操,祸乱朝野,蒙蔽天子,皇叔刘备,假仁义之名,蛊惑天下!
今非大将军何以制之?
大将军宽心,我王向来忠肝义胆,急公好义,今当发王命行于天下,举荐大将军摄政以牧万方,行之四海,以尊将令。”
刘宠:“.”
“陈王德高望重,为宗室之表,我当上陈天子,表他为宗正,于寿春得享富贵。
国相有治政之才,亦可入寿春为官,辅佐阎象。”
袁术满意的看了他二人一眼,微微颔首。
“摄政之事,暂且不急,今太后既薨,无有制命。
待我驾临梁国、沛国、鲁国,四王会盟之日,号召宗室共推,方能行之于四海,御之于九州。
届时还望骆相国与陈王,勿负今日之言。”
“大将军放心,我王晓得厉害,若有不从,臣必斥之。”
刘宠看着相国“怒斥”袁术的一幕,只觉恍恍惚惚,待出了大殿,见四下无人,他才变了脸色,谓之曰:
“国相何故如此?应下此事,欲陷寡人于不义乎?”
骆俊一脸无辜,反问之。
“不是王上您要我虚以委蛇,保全自身,看您眼色行事的吗?”
刘宠:“.”
陈王殿上,自陈王君臣走后,众人才真正开始商议军机大事。
毕竟四王领宗室共推摄政,以驳朝廷政令,同曹操挟天子相抗衡之事,还得先打下梁国、沛国、鲁国才行。
在场群臣之中,杨弘因于颖川辅助太史慈,负责治理当地民生及防备曹操之事,不在此间。
周瑜若非有利于孙策,一般不主动开口,刘晔更是身在袁营心在曹。
满座谋臣,终是年纪轻轻的陆逊扛起了一切,上前进言。
“老师于长平一战大获全胜,虽天下皆惊,然诸侯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