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刘备未逢其谋 (第2/3页)
闻言深深叹了口气,也感无奈,忽见关羽端坐如常,没事人般读着春秋,不由眼神一亮,笑问之曰。
“二弟熟读春秋,若有破敌之策,还不为兄解惑,何必为难孙先生?”
“大哥说笑了,关某若有破敌之策,岂有私藏不助大哥之理?”
他笑着将手中半轴春秋展开,示以众人,只见其上所书正是!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进谏:“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随之灭亡。
谚语所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这样的关系。”)】
见众人看罢,关羽这才淡然而笑。
“关某虽无破敌之策,陈元龙必有之。
现今我们同吕布,不正是像虞国与虢国这样唇亡齿寒的关系吗?
眼下袁术势大,非一家一力所能敌之,有陈元龙在吕布处谋事,陈公台亦非无谋之辈。
连关某这样的一介武夫,都知晓春秋大义,他们这些当世谋者岂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一旦我等灭亡,便该轮到他吕布的徐州,直面袁公路之凶威滔天。
再者,此前天子发诏,将豫州许以大哥,乃曹操欲借我等之手同袁术长久抗衡,以谋自身长远。
今若坐视我等猝然败亡,豫州尽归袁术所有,而袁军丝毫无损,曹操所谋岂不尽付空谈?
届时袁军尽得豫州两郡四国之地,再犯兖州,他又如何抵挡?
他袁公路携陈国大势堂皇压来,挖深沟,筑碉堡,步步为营,此用兵之阳谋正道也。
然陈国之大势,袁家之大势,怎敌天下大势?
大哥汉室贵胄,天子称之为皇叔,今奉诏讨逆,举大义,兴义兵,以伐不臣,天下人心熟不归附?
时任豫州牧,朝廷之所赐,诸侯之所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